新安热线摘  题记:清明又见媒体报道拢坟消息。但其实,绝不止一个周口,都正与城镇化、现代化发展中途的当下中国一起,共同面对着“乡土思维”与“管理逻辑”的对冲与协调这一道大考题。如何把事办好,考验着基层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呼唤着社会舆论场的理性与善意。


  照周口农村的规矩,清明是要上坟的。


  不仅是家中的男丁要去坟前磕头,过年时不让上坟的女眷,也可以回娘家,给爷娘坟上添些土,哭上一场。


  67岁的张大(化名)唤上全家的男丁——三个儿子,一个孙子,上坟磕头去。祖坟就在村子的东面,埋着张大的父亲和爷爷。


  一些坟头没了,麦种早冒了绿芽,在暮光里远远看去,祖坟像是麦地里的一块疤,在一片绿中突兀地显现出几圈黄土。一些坟头还在,是过年的时候拢的。张大没说话,带着儿孙们烧纸、磕头,虔诚地和祖先们诉说一番家中现今的生活,心中默祷。


  今年除夕,村里几乎所有的人家,都扛了铁锹和锄头,几个男人花几十分钟,就把祖坟拢了起来。张大远远地看着,有些惊疑,他考虑到二儿子是公务员,没敢拢。


  直到大年初七,张大才叫上兄弟和大儿子,圆了祖坟。如今,坟头还在。


  清明节,邻村不少人也拢起了坟;有人还是不敢拢,便在祖坟“原址”的麦地里撒了些土,磕头拜了拜。等麦子长高了,怕是寻不着了。


  据周口市民政局调查统计,从春节到清明节前,周口农村新隆起的坟头大约有十多万座,约占2012年秋冬平坟总量的一成左右。而据记者在项城市、西华县和商水县农村的走访,发现重新拢坟的,并不少;还有些坟头,几经推平,一番拢起。


  拢推之间,究竟是什么横亘其中?


  [一]


  这是一片传统的中原农村。


  许多做法,在当地农村,是毫无缘故,而又理所当然的。


  比如,招待客人,按长幼坐下,家中女眷一律不上桌吃饭;又比如,村里人出远门,家中老妇人会偷偷塞上一个红纸包,里面是灶上的泥土,若想家或水土不服,可放一点土煮汤吃。


  这些做法,被视为传统,一代代地传了下去。上坟的规矩也一样。


  全家族的男丁一块走,沿着年年岁岁走着的老路线,即便没有标记,也能循着记忆到达祖坟,放炮仗,依长幼顺序磕头、烧纸,似喃喃自语般,和祖辈说说话。而家中女眷,按规矩,只有清明的时候,才能上坟扫墓,在父亲和爷爷的坟上哭一场。然后一家人,往坟上添些新土。


  [二]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