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在合肥市瑶海区恒大中央广场小区内,一场题为“塑”造不“瓶”凡的主题活动,向居民直观展示可回收物品,经过循环利用后所能制造出的新物品,增强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

塑料瓶“变身”时尚包

在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展架上挂着旅行包、运动衣等物品,而这些居民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原料是塑料瓶。

“像这样一个旅行包,它是由24个可回收塑料瓶加工制成。”垃圾分类宣传员魏中超介绍。

一个个被当成垃圾扔掉的塑料瓶,如何能“变身”成时尚旅行包?

魏中超向记者介绍,第一步将可回收塑料瓶粉碎处理,经过清洗、高温熔融等加工后,可进入织造工序。第二步是经过染色、塑型等工序后,布料就变成手感柔软的面料,可用来制作衣物。第三步是经过设计、剪裁、缝纫、制造等,面料可做成各种款式的潮流服装、包包和桌椅等等。

“塑料瓶还可以制作运动卫衣、雨衣等。”魏中超说,除此之外,像桌子、鞋子、速干衣、毛绒玩具、水杯都是可以用可回收物制作。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变废为宝,让资源实现循环利用。

垃圾分类用上“人脸识别”技术

随着合肥着垃圾分类的全面推广,垃圾分类的设备正在升级,呈现出智能化的趋势,更加方便市民分投。

记者在恒大中央广场小区看到,当一位居民走进垃圾分类箱时,摄影头对投放者进行人脸抓取,扫描识别后,自动开启箱门,方便居民投放。

“居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或者人脸识别,开启不同的分类箱,垃圾箱能够自动检测垃圾投放结果,并自动关闭箱体门。”瑶海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居民“容易分,分的好”,在恒大中央广场小区的垃圾分类箱是智能回收箱,其优势在于内部集成了无线数据传输模块、传感器模块、称重模块等功能,并结合平台功能,实现对垃圾分类回收箱的智能化管理。

“因为箱门有红外检测的功能,可实时检测防夹,避免意外的发生,箱门关闭后,还会对所投放的垃圾进行称重。”该负责人表示。

垃圾分类覆盖率逐步提升

记者从瑶海区城管局获悉,目前该区的垃圾分类在明光路街道、和平路街道、嘉山路街道、三里街街道等36个示范小区推广,并在胜利路街道试点三个定时定点小区,即锦绣豪庭、合铁家园、恒大中央广场,普及居民约20962户及瑶海区256个公共机构。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