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


  消费者进入个性消费时代开始理解设计的附加值


  原创设计师品牌究竟有没有市场?时尚传媒集团今年年初发布的《2012 “中国·时尚指数”白皮书》数据显示,在消费过中国设计师品牌的人群中, 97%的人同时拥有国际奢侈品牌,而在消费过奢侈品品牌的人群中, 42.5%的人同时拥有中国设计师品牌。


  这项数据意味着,几乎所有中国设计师品牌的消费群都消费过奢侈品,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设计师品牌对于高端消费群的吸引力。从2003年到2013年,十年的品牌发展,李鸿雁也见证了消费观的改变。 “我记得2003年时,INSH一件T恤卖188元,当时就有消费者问,襄阳路一件T恤才几十元,为何这里要卖那么贵,但现在不会了,一件T恤卖218元,消费者不会再拿它和批发市场的货比较,也开始理解用料、设计为品牌带来的附加值。”


  “这是一个张扬个性的时代,同时也是细分市场的时代。”上海徐家汇商城集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宗鹏拥有多年的服装行业运作经验,他告诉记者, “现在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真正的富裕阶层的诉求越来越多地从显性奢侈消费,转向追求低调而舒适的个性化消费。”


  上海时装周扶植本土品牌设计师作品走进地铁商铺


  回忆起十年前的上海时装周,周斌感慨万千, 2003年,首届上海时装周在浦东滨江大道举办,当时,这一平台主要是世界品牌来沪展示的舞台,包括意大利FERRAGAMO、法国LANVIN、意大利Paul&Shsrk、英国VIVIENNEWESTWOOD、 美国VIVIENNE TAM、德国AIGNER等, “那时候的想法是,这些品牌要进入中国市场,时装周就提供这样的平台,让中国消费者认识它们。”周斌坦言。


  五年后,时装周组委会渐渐意识到,大牌们的秀演很难突出上海时装周与米兰、伦敦等国际时装周的差别, “这些品牌在欧洲走完秀演以后,再来上海走秀,太过缺乏特色。”其后,时装周开始渐渐加强对本土品牌的扶植。


  今年,上海时装周更是一改往年单一的展示功能,将秀台上高高在上的设计师品牌请下神坛,开进地铁商铺,使越来越多的市民有机会买到设计师作品。


  昨日,上海时装周设计师展售体验馆在静安寺“聚集地”地铁商城开幕,包括HELEN LEE、Nor、 V-Touch等原创品牌都入驻其中。


  据介绍,除了展示销售外,未来,体验馆还将举办每月一次的设计师沙龙活动,让设计师与消费者近距离接触,交流搭配心得。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