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之初也曾遭遇难题
当然,在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运行之初,池州市也曾遇到不少的困难。“一开始的确有少数商家认为站点的建设会影响他们的生意。” 陈友明说,推广时,最难的是选址问题,公共自行车的租赁站点在哪里布局才科学合理,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由于租借完全免费,最初还出现了少数车辆被部分市民长期霸占的现象。”
运行初期,不少市民反映中晚餐时间难借还的现象,“两班倒调为三班倒,保证了中午和晚上下班高峰期站点始终有人值守。” 这三年,当地基本没有出现市民蓄意破坏自行车的情况,只有一次部分学生出于恶作剧在夜间放了几十辆自行车的气。
目前67个租赁点,共有广告牌178个,但只有100多个卖出去了,部分有些偏远站点的广告牌因为关注度不高,并没有租赁出去。
公共自行车可成市民出行有益补充
目前,国内武汉、南昌、杭州等大城市都实行了自行车租赁项目。而池州市这样的中小城市推行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当时在国内也很罕见。
黄学军透露,国内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大概有三种模式,一是实行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公益服务市场化的“政企共建”模式,武汉和池州都是这样的模式,和池州有所区别的是,武汉的站点管理员不拿工资,站点可以搞类似邮政报刊亭一样的经营;二是全部由政府投入的杭州模式,“这个需要有巨大的财力支撑,杭州市的自行车租赁项目硬件是全国最好的”;三是全部由企业投资管理的模式,北京、长沙曾运行过,但后来都以失败告终。
“各城市运营模式不同,建设运营费用差别很大,实际效果也不尽相同,总体上看,政府全资投入建设管理,效果较好。”黄学军说,目前,池州的运营状况不错,承办3年来,广告收入外加政府财政补贴,基本能达到“收支平衡”。
公共自行车在一线城市推广,可以有效缓解拥堵,主要是解决市民公交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而在二三线城市,因为公交有限,公共自行车如果发展的好,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