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三年自行车已经融入当地市民生活

 

  池州市位于我省西南部,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滨江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目前,主城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大约20万。

 

  “当初武汉的总公司选择在池州建立分公司,考虑到这里交通状况不错,很少出现拥堵的情况。”池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承办企业的经理黄学军告诉记者,一开始推广公共自行车的时候,的确有不少市民怀疑。不过,从池州市已经建立的67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来看,每个站点的最远距离骑车不过15分钟;4万张免费租赁卡,每天全市上万次的租借人次,已经让这样的担心烟消云散。

 

  池州市城管局派驻在该企业的工作人员陈友明表示,自从2009年下半年推行免费公共自行车项目后,自行车被盗现象大幅减少,摩的也逐渐退出了市场。经过3年的推广、运行,公共自行车已经真正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成为大家出行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16个新建租赁站点或将实现智能租车

 

  2009年底,池州市50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全部投入使用,1500辆自行车上路。2011年5月,新增的17个站点又投放了500辆自行车。自此,池州市区内已建成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有67个,前期共投放自行车2000辆。

 

  “这些站点大多分布在一些大的居民小区、人流量集中的商业区、学校、医院等门口,基本覆盖了主城区。”随着城市的向外延伸,一些偏远的新小区陆续建成,市民强烈要求增设租赁站点。

 

  “经公司与城管部门会商,决定在池州市城区再增加16个租赁站点。”黄学军说,目前这些新站点的选址工作正在进行。据介绍,新增设的16个站点将再增加500辆自行车,这样到时候池州市的公共自行车将达到2000辆。同时,管理方还将对正常损坏的车辆进行更新,在一些老站点补充一些新车。

 

  不过,与之前设立的各个租赁站点不同,这些新增设的站点或将采用最先进的智能技术与智能管理手段。“实现无人看守、智能租车,为租车人提供快捷及时的服务,这可以节约市民借车还车的时间,对营运成本也有不小的节省。”

 

  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池州模式

 

  据了解,池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实行的是政府主导扶持,企业投资运营,公益服务市场化的“政企共建”原则;在运行方式上,按照诚信加免费方式,一免到底,而免费自行车全城联网,异地借还,一卡通行,实现了公共资源人人共享。
 


  池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每天早上7点营业,晚上9点关门。本地人持身份证都可办理自行车租赁诚信卡,外地人办卡需交200元押金,持卡人可一次租车使用4个小时,如果超过4个小时不还车,将记录一次不良信息,被记录三次不良信息将注销持有的诚信卡。

 

  黄学军透露,政府和承办企业签订了10年的合同。在硬件投入上,政府和企业各出资50%,第一年的运营费用,政府和企业各承担50%,第二年,政府承担40%,从第三年到第十年,政府承担30%。所合作企业的一个重要收益点,就是利用租赁站点设施和便民自行车车体发布户外广告。

 

  除了给普通借车的市民带来实惠之外,池州市自行车每个租赁站点都配有两名管理员,67个站点共解决了150多名“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