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网摘  提到推广公共自行车,省内第一个“吃螃蟹”的地方是池州。早在2009年9月份,池州市政府就通过招商渠道,首次实施了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如今,3年多时间过去了,这个主城区常住人口只有20万的地方,已经有近4万人办理了免费的租赁卡。分布在该市大街小巷的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当地市民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开篇语——

 

  自行车是我国普及最广的代步交通工具,我国也是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汽车一辆辆开进小区,自行车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近几年来,环保、低碳、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加之道路拥挤等原因,公共自行车再次进入公众视线。

 

  2008年5月1日,浙江省杭州市在全国率先运行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现在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公共自行车起源地。2009年10月,池州市率先在我省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去年十一期间,铜陵市也开始推广这项便民服务。和池州、铜陵两市的推广模式不同,今年9月22日,智能化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在芜湖街头亮相,也博得市民的好评。宣城市也已给市直几十个机关单位发放了近百辆自行车,为年轻的公务员们短距离外出办公提供方便。

 

  池州推行公共自行车已经3年,铜陵开展此举也有1年了,芜湖推广至今2个月。这些地方公共自行车运行的现状如何?合肥的市民最快什么时候能够亲身感受公共自行车的便利与舒适?晨报记者实地走访池州、铜陵、芜湖和宣城几个地市,探访公共自行车和公务自行车的生存状态。

 

  方便、环保是用车市民最大感受

 

  11月20日午饭时间刚过,池州市公共自行车秀山门租赁站点,47岁的管理员王文琳已经来上班1个多小时了。从2009年9月28日,池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投入运营后,她便成了首批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点的管理员。

 

  秀山门站点是池州市步行街的最东边的起点,站点的北边还有个菜市场,每天人流量在上万人次。在这里工作了3年,她每天会和另一个同事轮换着上午班和下午班。

 

  站点停放的自行车数量多的时候有50多辆,少的也有近20辆。每天市民借出去和归还的次数,基本维持在400人次。骑车的人各个年龄段都有,有人骑着上班的,也有骑着闲逛的。“秀山门租赁站点的车辆使用频率,在池州已经运行的60多个站点中,能排在前十。”

 

  家住当地清风岭小区的程先生告诉记者,3年前,池州刚开始推广公共自行车的时候,他就办理了免费租赁卡。“现在每天上班都要骑,十分钟的骑行路程,周末还能骑车去购物逛公园,除了可以节省交通费之外,骑车对身体也是一种锻炼。”

 

  记者采访时发现,短短十分钟之内就有8位当地市民前来刷卡取车。“方便、环保”这两个词,已经成为骑行公共自行车的市民最大的感受。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