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工资没拿到,可生活还得继续。唐嘉国说,澎湃新闻报道的第二天,戏团正在衡南县城郊演出,“一个当地老板的母亲80岁生日,请戏班的人过来演三场戏。”
唐嘉国介绍,3场戏跨时两天:16日下午戏班过来了20多个人,搭戏台、化妆后,第一场从晚上7点唱到12点散场,“每个人大概可以挣到100元。”
唐嘉国,1976年出生,1992年入团,是剧团的鼓手。他称,自己一生最珍贵的青春岁月已经奉献给花鼓戏,“因为喜欢,才选择的这个职业,尽管这些年过得很艰辛,但不后悔。”
唐嘉国回忆,从1997年开始,剧团就没有再发过工资;没有工资,剧团自己组成小分队到全省各地找戏唱,一场戏每个到场的演员分得100元左右。
“因为花鼓戏市场现在主要在农村。确切地说就是那些乡、村干部家里红白喜事时会请戏团去热闹一下,而现在当官的都怕查,不敢再大肆操办红白喜事了,戏团的生意更是雪上加霜,差了很多。”唐嘉国称。
让唐嘉国难以启齿的是,因为没有固定的工资,家里日子过得很紧巴,“有一年,老婆生小孩,医院需要800元入院,家里全部搜集起来才500元,说了好话才办理入院手续。”
“改行很难,学花鼓戏没有10到15年的功夫上不了台。”刘力武一度想改行,但10岁就开始唱戏,已经离不开了。
“花鼓戏的市场还在急剧减小。”对于未来,刘力武和唐嘉国有着相同的认知,“文化多元化后,花鼓戏的地位早已动摇,现在在城里基本没有了市场,剩下的就是农村里的老人喜欢。”
“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容易。”唐嘉国一度想转行,离开了剧团几天,想去找一份体力活补贴家用,但最后还是回到了剧团,“听到锣鼓声就按捺不住了,唱戏的人就这样,哪里有锣鼓声,哪里就是戏台,所谓‘人不亲,锣鼓亲’。”
资料显示,花鼓戏是中国汉族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湖南、 湖北 、安徽等省。通常特指湖南花鼓戏,它源自湘南民歌发展而成,从一旦一丑演唱发展到“三小”演唱。《打铜锣》、《补锅》、《刘海砍樵》等,深受全国各地人民所喜爱。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益阳市资阳区花鼓戏剧团原团长王剑雄,这位从事30年花鼓戏表演的益阳市“戏花”担心的是,花鼓戏的传承问题。
“2008年,湖南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的名篇《刘海砍樵》在湖南甚至全国家喻户晓,但事实上,花鼓戏正在步入衰退之路。”王剑雄向澎湃新闻介绍,花鼓戏的衰败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大气候的变化,文化多元化后,花鼓戏的霸主地位已经变化,甚至边缘化,“城里人基本不看,只剩下了农村消费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喜欢”;二,2012年湖南的文化体制改革后,并没有真正处理好花鼓戏的生存问题;三,政府热衷于GDP,冷淡文化传承。
《非遗保护与湖南花鼓戏研究》的作者,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朱咏北告诉澎湃新闻,花鼓戏传承现状不容乐观,观众对于戏曲艺术情感不断淡化,戏曲编创队伍萧条。
朱咏北介绍,20世纪80年代湖南有花鼓戏剧团70多个,到现在只有20多个了,由于得不到资金的支持,一些坚持排练演出的剧团正在为生计苦苦挣扎。而且老一辈戏剧家相继过世,一些好的演员转业,湖南全省从事花鼓戏表演的人员从上万人锐减到数百人,传统剧目也只剩下几十部流传存世。
分析原因,朱咏北认为,观众的断代是当今湖南花鼓戏发展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此外,花鼓戏内容陈旧,与现代人的欣赏观念格格不入,口传心授的传承模式进一步导致人才断层,多数剧团还处于建立之初的管理模式中。
改革势在必行,阵痛也相伴而来。商业化、市场化成为近年来全国文艺院团体制改革的方向,按照《湖南省文化厅深化直属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2年4月18日,湖南省花鼓戏剧院改名为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成为公益性保护机构。
湖南花鼓戏如何传承发展,朱咏北经过长期调研后认为,没有观众就不会有戏曲,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懂戏的戏迷,这需要可以孕育它的土壤。
朱咏北说,可以通过送戏下乡、戏曲调演、节日庆贺、广场文艺乃至机关学校的艺术进校园活动营造氛围,提高人们对花鼓戏的了解程度和欣赏水平是花鼓戏得以顺利传承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
“为了让传承团队更具凝聚力,首要的任务是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朱咏北说,保护好湖南花鼓戏的传承人,要把有卓越成就的老演员、中年演员、青年演员整合成一个整体,形成戏曲传承团队。
同时,加强湖南花鼓戏的理论研究,抢救、保护工作,逐一建立档案,制作规范的乐谱,对老艺人的唱腔和舞台表演进行录音、录像,加强湖南花鼓戏自身的创新,融入一些现代元素,创造更优秀的花鼓戏。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