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澎湃新闻独家报道了湖南省衡南县花鼓戏团演员汇演过程中扯横幅讨薪一事,引发舆论关注。
报道刊发后,衡南县官方与戏团演员在“台下”依旧打起了嘴架。官方称“18年未发工资的说法不妥当”,“改制后(演员)不愿回公司上班”,而戏团演员反驳称“愿意上班,可是没班可上”。
“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鼓戏怎样才能传承下去?”在益阳市资阳区花鼓戏剧团原团长王剑雄看来,衡南县花鼓戏团被拖欠18年工资,只是目前湖南花鼓戏生存现状的一个缩影。
“让花鼓戏走市场化,走一个死一个。”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艺术室主任银铮铮告诉澎湃新闻,目前花鼓戏市场一般由“政府买单,百姓看戏”,商业性的演出很少,生存难度太大。
7月9日,衡南县花鼓戏团演员在衡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明创建美丽衡阳”戏曲汇演过程中,突然从道具箱中扯出两条横幅维权讨薪。
现场视频显示,横幅上写着“十八年不发我们一分钱,我们要生存,要吃饭”等维权标语。据戏团演员唐嘉国介绍,此前他们曾多次讨薪无果,被逼无奈之下才想出了这个办法。
针对戏团维权行为,衡南县委宣传部一名负责人向澎湃新闻表示,“确有18年没有发放工资,但是这些员工也18年没在戏团上班。”
此后,衡南县官方回应“18年未发工资的说法并不妥当”、“改制后(演员)不愿回公司上班”。
就官方的回应,多名戏团演员表示了不满。
“最后一次从戏团领到的工资条还是1996年,那时一个月是295元,之后就没有领过工资。”唐嘉国称,“从1997年到2015年难道不是18年?连工资卡都没有,这18年谁发过一分钱工资给我们?”
唐称,叫演员去上班的前提是“有班可上”,而从衡南县花鼓戏团改名成衡州花鼓剧团演艺公司,事实上是换汤不换药,“没有场地、没有道具、没有具体负责人,甚至连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都没有,叫我们怎么去上班?”
刘力武等演员们说,在过去的18年里,戏团一直在维权,为了工资的事每年都会去文化部门上访几次,但每次被“画饼”而不了了之。
“(汇演途中罢演讨薪)没有人组织,就是大伙儿一起商量出来的结果。”刘力武说,此次别出心裁的维权是大伙儿商量的“计策”,“估计代理团长会反对,我们的行动都是瞒着团长的。大家自己制作了横幅,偷偷放在道具箱里。”
刘力武表示,媒体报道戏团维权事件后,官方两次找到戏团,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令戏团满意的结果。
“7月17日,宣传部和文广新局,还有一个县里主管财政的副县长找到戏团协商,但这次并没有什么实质的进展。”刘力武告诉澎湃新闻,这次副县长表示愿意把每年送戏下乡的100场给戏团表演,但表示18年的工资解决可能有困难。
7月19日下午4点,衡南县文广新局和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再次召集戏团代表召开意见听取会。“这次主要说到的是工资问题,到会的负责人表示,愿意逐级汇报,争取解决。”刘力武说。
其实,时光倒回20年,花鼓戏团演员曾是一份令人艳羡的职业。
唐嘉国介绍,原衡南县花鼓戏团演员属于差额拨款的事业编制,1996年以前,戏团的演员在外人看来是一份光鲜又收入较高的职业, 而衡南县花鼓戏团则是原衡阳地区颇具实力的一个戏班子,“在衡阳乃至省内的花鼓戏比赛,团里总能揽得大奖。”
官员不敢操办红白喜事,生意雪上加霜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