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科智城,打造江淮硅谷。历经22年风雨征程,这座腾飞中的科技新城在实现科技成果结满枝头之时,又将演绎破茧成蝶的精彩,向着更高远的目标进发。
目前,高新区《合肥中科智城总体发展规划》已交由新加坡一家国际著名的城市设计机构编制,将于9月份完成。
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
昨天,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工地上,机械轰鸣。中国科大-龙芯中科联合实验室在进驻研究院之前,已“借”了一间展示室,在高新区先期对外展示。该实验室将致力于研发设计自主、可靠、安全的计算机通用处理器。而像这样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研发单元,已在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形成集聚之势。
与这些实验室仅百米之遥的一栋楼房里,坐落着安徽最大的科技成果交易展示平台——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今年1月份建成使用。置身其间,全省范围内的科技创新成果一览无余。
近年来,高新区不断搭建创新平台,为“产学研用”高度融合创造了载体。在这里,创新突破与产业壮大同频共振,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茁壮成长。
“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推进产学研用合作;做大做优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规模化;推进科技与金融的有效融合,形成风险投资、上市融资为主的科技融资体系。”提及高新区创新发展之路,该区负责人介绍。
中科智城、江淮硅谷呼之欲出
对“中科智城、江淮硅谷”的基本内涵,该区负责人连用了六座“城”进行概括:科技之城、实力之城、智慧之城、创业之城、幸福之城和国际之城。“这里不仅要发展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高端产业,更要打造成为人才资源集聚、环境优美和谐的城区。”该负责人说。
东起大蜀山、北到新桥国际机场、南至派河、西到小庙,围合区域内1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被打造成“中科智城”。目前该规划已交由新加坡一家全球知名城市设计机构编制,计划9月份出炉。
按照展望,到2020年,合肥中科智城将初具规模,争取进入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布局,科技创新企业总数达到10000家,形成若干个在全国拥有技术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
实现科技企业“铺天盖地”
2012年5月,高新区率先在全市成立“科技支行”,迄今已为中小型科技企业提供融资4000多万元。
金融创新,是高新区服务区内小微科技企业的举措之一。区财政用于工业发展、自主创新和引进重大项目的专项资金和补助每年在1亿元以上。其中,2012年高新区财政就安排孵化器补助、创新基金等各类科技扶持资金1.14亿元,数以百计科技型中小企业从中受益。此外,高新区推出一系列“重拳”举措,吸引各类人才的“加盟”,助推了企业发展。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