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行中,建行已经算相对开放创新的银行了。据相关人士透露,处在多重监管之下的巨型国有银行,能将全新的“B2B+B2C+金融服务”模式落地推广,是广纳思路放手投入的又一次突破。
建行善融平台对C端即个人用户,主要是差异化的打法,比如信用卡分期付款、信用卡积分兑换。据宝润兴业创始人韩潼彤介绍,尤其是在银监会将积分资产从预算制改为拨备制之后,不再当损失计提,因此银行需要将大量积分资源释放,电商无疑是一个绝佳渠道。而对于个人持卡用户而言,这些积分完全被当作钱来使用。
和所有银行一样,真正赚钱的业务一定不在C端。对B端,即对公业务才是银行的重心。
而未来善融商务平台,更多的会服务供应链核心企业。比如海尔,上下游有2000家以上的企业,上下游供应链如何做贷款、仓单质押等业务,如何帮助大企业先把自己的电商做起来,以及如何和金融、信息对接。
目前建行手机银行的用户有8000万,网银用户1.1亿。众所周知,电商的入口尤为重要,不过现在善融商务的流量还没有上来。建行会通过B和C的口径持续释放资源,以形成有效的客户、交易和金融服务。
为什么?
建行为什么要做电商? 这也是银行业都适用的问题。
首先是客户。为什么建立电子商务就可以找到客户?银行业有一句话:对客户的争取,就是争取客户的时间。假如按照客户的要求搭建一个平台,就能赢取客户更多的时间,同时拓展更多的客户群,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很多银行都在积极尝试。归结起来,银行做电商的本质并不是做商城和零售,更不是去做供应链,而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自己的客户群,提高客户黏性,通过金融的手段,让客户得到更好的服务。
第二个是数据,这点至关重要。事实上如今银行的被动局面,是因为早年前错过了发展支付的绝佳时机。而现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并不会向银行提交交易细节。比如一个人用支付宝支付了5000元,银行只知道自己的持卡人消费了5000元,而对他买了衣服还是鞋子一无所知。因此而产生的银行“脱媒”现象愈演愈烈。
如果银行知道用户详细的消费数据,那么银行就可以向个人用户推荐关联的理财产品,或向企业用户推荐相应的融资产品。也就是说,通过发展电商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交易数据,掌握客户消费行为,这也应该是银行做电商的根本意义。
据建行善融高管表示,所有的金融服务都是基于对客户的认知和判断,在传统行业里,银行要对客户分析、了解、评估,然后做出相应的服务设计,数据都是静态不连续的,并因此受到了制约,甚至承担了风险。“这两年我们推出了一个网络E系列的贷款业务,通过和互联网公司合作,由他们在源头提供客户详细的数据,基于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建行做出了新的融资贷款产品。”
在这个领域,金融服务的创新机会也许并不在金融资源的掌握者手里,往往在数据资源的掌握者手里。不想受制于人,只有寻求掌握更多的信息流。不要以为银行电商的对手一定是阿里巴巴和京东,银行不是要经营电商,而是要以金融的核心优势经营客户和赚钱,因此他们的对手仍在银行之间。
第三个诱因是融资。在电子商务这个大环境中,融资是永远的刚性需求。以阿里金融为例,小额贷款平均值是7000元,利息甚至能达到年息22%。但因为周期很短,周转率高并以日息结算,最终十几元的利息大家都能接受。长尾效应掩盖了本身的高毛利,据了解阿里金融可达到日息百万。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下一篇:如何看待电商“大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