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网摘 12月13日,家住枞阳县义津镇胜利村村民方汪根来电:我有一位亲戚因患有糖尿病经常要到枞阳县医院看病,但近两、三年来屡屡发生一些蹊跷之事。其医疗费用清单上的年龄忽而21岁,忽而9岁,年近8旬的老人成了“孩子”不说,且清单上的性别又忽男忽女,让人哭笑不得。我怀疑院方可能在门诊结算时,存有“猫腻”,请有关部门关注。
方汪根这位亲戚名叫汪秀芝,今年77岁。方汪根向记者出示了汪秀芝在枞阳县医院治疗时的几张医疗清单和费用票据。在这些费用清单上,记者看到6张清单上显示的时间分别是2010年8月、11月和2011年2月、5月、6月、11月。清单上注明患者姓名为汪秀芝,年龄忽而21岁忽而又是9岁,性别忽男忽女,开处方的医生为4名不同姓名的医生。而汪秀芝身份证和慢性病医保卡上,显示出汪秀芝是1935年出生,女,枞阳县义津镇胜利村高庄组人。
患者汪秀芝的医疗费用清单
“汪秀芝是五保户,我是她唯一的亲戚。多年前,汪秀芝就患有糖尿病,每次都是到枞阳县医院看病的。可近两、三年来,其医疗费用清单上显示出的个人信息有较大的错误,且没有一次是准确的。”方汪根说,他和汪秀芝怀疑其中可能有“猫腻”,医院可能把汪秀芝的慢性病卡给别人使用了。
对于方汪根反映的情况,记者于12月14日来到枞阳县医院。该院一位姓江的工作人员在看了汪秀芝的医疗费用清单后说,汪秀芝医疗费用清单上的年龄和性别有误,不影响汪秀芝本人享受医疗保险待遇。而对于记者提出的“汪秀芝的医疗费用清单上为何会频频出现年龄和性别差错?”这位姓江的工作人员则不愿回答。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