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婚姻为何如此脆弱?


  1 “闪离”缘自于“闪结”及不善沟通


  离婚率高,有时也来自结婚的冲动和“随意”。以今年元月5日扬子晚报记者报道过的数据为例,在前一天的元月4日,仅南京市玄武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就有800多对新人登记,年轻人多半冲着“爱你一生一世”的口彩而来。而深入采访发现,在排队领证的年轻人中,有的认识还不到一个星期,正所谓“闪电结婚”。“过了一个星期或不到一个月,就有近10对小夫妻来办理离婚,理由往往站不住脚。”该登记处工作人员透露,一些小事诸如“丈夫在网上时间长过与自己交流”、“妻子一周不做饭”等各种原因,导致本就比较自我的独生子女无法交流沟通而闹离婚,甚至出现办手续时还在吵架、拿到离婚证后抱在一起哭的怪象。


  “80后离婚扎堆并不奇怪,现在的结婚主体轮到了80后和90后,他们离婚率高除了各种经济或政策因素干扰外,很大一部分来自独生子女较强的个性。”有关社会问题专家说,与60后、70后不同,80后的年轻人更多存在与人交往沟通的障碍,需要相关社会机构提供支持及对婚姻家庭能力建设的培训。


  2 诱惑、升职等原因导致劳燕分飞


  记者在阅读各类离婚案例中发现,很多年轻人的分手原因十分独特,完全不具普遍性。如南京秦淮区法院上月判决的一起离婚:丈夫洗澡时习惯让自己的母亲搓背,妻子不能接受这个人格尚未独立的人,又不能与溺爱儿子的婆婆处理好新的家庭关系,最终离婚。而独生子女受到父母过度呵护的,在生活中却比比皆是。


  也有常见的婚外情导致离异的典型。江宁区法院去年底审理了一起丈夫转移家庭财产,带儿子出走的案例,原因是丈夫经不起诱惑,与单位女同事搞起了婚外情,妻子要求追回财产,于是起诉离婚。婚姻专家称,婚外情也是近年最大的婚姻暗礁。


  此外,职场的竞争压力,甚至是机遇或提升,也都为缺少抗风险能力的80后婚姻主体带来危机,不少人会因为一方出国深造或提职而产生心理障碍或不适应,而扛不住婚姻,干脆放手。


  3 85后90后成“问题婚姻”的主角


  记者从落户南京的中国婚姻救护中心网了解到,今年1-3月份,80后婚姻问题占咨询、救助总数的80%,其中又集中于85后。有对夫妻去年5月1日郊游时相识,10月1日结婚,婚后因为男方家分得的拆迁安置房屋在装修,两人暂时租房生活。在随后的一个月里,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女孩每天回父母家吃饭,自尊心较强的丈夫不肯去蹭饭,导致双方小打小闹升级,谁也不愿低头认错调解。


  “我们也接触到了少数90后小夫妻矛盾的案例,问题多半来自家庭琐事,又有不少与网络有关。”婚救网负责人介绍,与80后相比,90后几乎是伴随网络同时成长起来的,在婚姻最初的新鲜感后,双方各自沉湎于网络,疏于交流懒得沟通,加上不能料理家务,婚姻问题于是集中爆发。该负责人还透露,离婚高发人群的婚龄常常在3个月左右,这或许与他们缺乏忍让和互相包容理解有关,也包括网络的干扰。


  离婚的80后网友、自由职业者小李对自己的失败婚姻如此总结:大学时教“婚姻法”的老师曾说过,中国婚姻的合格率不超过5%,剩下的95%都在凑合隐忍。我们不会委屈自己,生活的道路机会有很多,即便带着孩子也能找到另一半。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