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4月6日,在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埌东汽车站前的公交车站,市民坐在公交候车凳上等待公交车。
公交候车凳不足20厘米高你愿坐吗
广西南宁便民设施“坑人”,市民“坐着像蹲着”
“一张公交候车长凳,高不足20厘米,真不知道是让人坐的,还是绊人脚的,这样的凳子还不如不建。”近日,广西南宁市民抱怨公交候车凳太矮,原本为民服务的公共设施不便民,是建设之初的“应付了事”,还是后期管理的“不闻不问”?
公交候车凳太矮“坐着像蹲着”
“龟背、油条、光棍……”提起南宁市公交站的候车凳,许多市民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它们五花八门的造型。然而,凳面形状“雷人”也就罢了,如果凳子高度只有十几厘米,大多数人宁可站着,也不愿坐这样的凳子。
“凳矮矮”被网民曝光后,记者沿着南宁市民族大道查看,从竹溪立交到埌东站发现多处低于正常高度的公交站候车凳,可谓“没有最矮,只有更矮”。在埌东站的公交候车亭里,记者用随身携带的32开笔记本的长边与候车凳高对比,发现所有凳子都不如笔记本高。
这些候车凳就是市民所说的“油条”,由两条直径不足十厘米的不锈钢管并排组成,由于凳子太矮,许多候车的市民踩踏在凳子上,凳面很脏且凹凸不平,损坏严重。
“凳子太低了,坐在上面就像蹲着,弯着腰也难受,所以很多人宁可站着也不坐,这样的矮凳只能看,不能坐。”一位候车的市民说。更有市民表示不知道这是候车凳,以为是提醒大家注意来往车辆的“安全杆”,有人甚至表示经常被“凳矮矮”绊倒。
公交候车凳本该为市民提供服务,到头来竟成了“摆设”“绊脚石”,失去了“便民”的意义,这样的矮凳为什么会存在?是设计之初有失考量,还是后期被改造所致?南宁市交通部门回应称,是路面改造抬高导致候车凳变矮。
南宁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公交科科长姚奇峰解释说,公交候车凳新建时基本上在40厘米至60厘米之间,每次道路改造都会将路面抬高10厘米至15厘米,有些路段路面改造时同步拔高人行道上的路沿石,这才导致部分公交候车凳的高度变得越来越低。
沟通机制不完善,便民设施的维护管理陷入盲区
“大部分道路在改造之前,有关部门没有通知我们去参加规划评审会,所以道路改造后,公交候车凳变矮了我们也不知道。”姚奇峰认为,“凳矮矮”的出现只是暂时现象,不少候车凳是在“不知晓”的情况下发生了变动,还未来得及改造;另一方面,部分公交候车亭由中标的广告公司负责后期维护,可没有广告商愿为抬高候车凳出钱。更何况抬高一座候车亭大概需要3000元,对于中标广告公司而言,确实是一笔额外的负担。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