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光明媚,“老师妈妈”带着城市新留守儿童踏青,感受家庭的幸福
新安热线摘 教室寝室教室,郴州宜章县初一女生徐洲两点一线的生活是过去半年校园“常住校生”的生活样本,除了寒暑假回家乡,她每周所有的时间都“泡”在学校。大城市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吸引着更多外地学生涌入,他们的群体正逐渐扩大,成为一种叫“城市新留守儿童”群体。
A 异乡求学的“新留守儿童”
徐洲是雅礼雨花中学初一学生,父母都在老家郴州宜章县工作。和在家乡的留守儿童不同,“徐洲”们为了接受更好的教育,离开父母和故土,成为“城市新留守儿童”。
一个人背井离乡来长沙读书不是徐洲父母的主意。“是我自己想来长沙读书的。”徐洲说。“父母一开始也没说同意不同意。不过,为了决定要不要来这里读书,我们家里还是开了专门的家庭会议。”
独立生活的道路,远不如想象中容易。妈妈爸爸因为工作关系,基本不来长沙。徐洲说,刚来学校的那个学期,几乎都是在眼泪中度过。每天回寝室第一件事就是给爸妈发信息、打电话,一个月要发200多条短信。徐洲说她不算发短信最多的,有的外地同学一个月要和爸爸妈妈发短信四五百条,因为大家都是第一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太想家了。
B 一个人的成长总觉得缺点什么
雅礼雨花中学称像徐洲这样的学生叫“常住校生”。他们有的是农民工子女,有的父母在外经商,有的老家在遥远的他乡……他们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是与父母分开生活,一个人在青春期成长。
学校考虑到学生的安全,一般情况下,周末留校的学生是不允许外出的。每个周末早晨8时,宿舍会进行统一点名。然后,学生可以前往教室写作业。
“写完之后就在学校里面乱走,绕着操场和教学楼一圈圈地转。”徐洲说,现在学校的每个角落都很熟悉,因为平时“逛”过太多次校园了。虽然可以“串寝”,学校也在周末开放了图书馆、球场和机房等。但对于“徐洲”们来说,却总是少了点什么。
徐洲说,“来长沙一个学期了,只去过周边的几个学校和长沙高铁站。”她说她很想去橘子洲走走,还想去定王台书市看书。记忆中在长沙最开心的一次是刚进学校时,妈妈带着她去世界之窗玩。
C 很期待和校长一起过的周末
常住校生们简单的心愿触动了老师。学校决定开展“把爱带回家,温暖你我他”活动,让学校63名党员教师和65名“新留守儿童”结成对子。
“他家里房子大!”初一年级的黄河在选择结对老师时,出乎意料地选择了校长吴汉波。同学们都说他卖萌,他还为这件事情哭了,不过大家都知道,他其实是校长的“小粉丝”。黄河说他很期待和校长一起过周末。校长吴汉波说,不仅是周末,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要给他们特殊的关爱,做孩子们的“老师妈妈”、“老师爸爸”。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