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位九旬老人4年手绘的怀念亡妻的故事。昨晚,闵行区航新路一间房屋内,91岁的饶平如摊开18本画册说,妻子毛美棠2008年病逝后,他手绘数百幅画,记述他们从初识到相守再到生死分别的70多年时光,有爱情的甜蜜,有平凡的生活,取名为《我俩的故事》。

饶平如与妻子毛美棠的合影。照片摄于1948年9月,当时两人刚结婚一个月。平如时年27岁,美棠时年24岁。
新安热线 据《东方早报》报道,在上海,一位九旬老人,为了怀念亡妻,笔耕不辍,四年间手绘了18本画册,记述了他与妻子相处的近60年时光,取名为《我俩的故事》。
今年4月,这套《我俩的故事》即将出版。
《我俩的故事》记录了一个家庭近60年的动荡历史,见证了一对夫妻近60年的爱情,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相识
在闵行区航新路某小区内,91岁的饶平如摊开了自己的30多本画册。这些画作记录着家庭的历史。其中大部分是他和妻子毛美棠的生活经历。从初识到相守到相别,饶平如与妻子走过了近60载春秋。这些画作风格类似丰子恺,均配有小诗或短文介绍。
故事要从民国时期讲起。(下文楷体部分为饶平如自述。)
1922年,我生于江西南城,爷爷是清朝时期的三品官,到父亲这一代,仍是大户人家。
我11岁的时候,父亲好友的女儿毛美棠来家里玩,她8岁,梳着辫子。我给她玩玩具,我们两个人呆了一个下午,没说什么话。
当时没有想到,面前的这个梳着辫子的小姑娘,将是我一生的伴侣。
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怀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情壮志,作为一名热血青年,饶平和也卷入到抗日的浪潮中去。
当时国共合作,在和日本人在打仗,到处都沸腾了。1940年,我上高二,没等到高三毕业,就去江西上饶,考取了黄埔军校。走之前,父亲赠诗一首 “倭寇侵华日,书生投笔时”。我在绿书包上缝了四个白色的大字“长征万里”。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