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如何建立?
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前美国副国务卿):中美需要一个新型大国关系,积极方面是现在有很多对话机制,消极方面是相互信任较少,在伊朗、缅甸问题上政策相左。如何开始新型大国关系呢?中美需要更多会面,要经常性持续对话。2013年阿富汗问题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中美都希望地区稳定。在涉及伊朗、朝鲜、巴基斯坦、南海等问题上,不定期邀请中国参与美国及其盟国对话,比如中美日,还有印度。
倪世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前院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一个目标,其可能性在于中美经济相互依赖。也有必要性:在反恐、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地区稳定等问题上,没有中美合作无法解决。挑战主要有三,一是政治制度、文化、历史存在差异;二是中美核心利益的冲突:台湾、南中国海、钓鱼岛等问题上,很多中国人不相信美国所谓的“中立立场”;三是美国战略调整和中国战略机遇相撞,不信任感增加,很多人认为美国的“再平衡”战略针对中国。
贾庆国(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历史上有和平崛起的先例:一战前的美国,二战后的德日。目前中美之间无领土争端,贸易相互依存,中国不挑战既有国际秩序,与霸权国有某些共同价值观。新型大国关系建立挑战主要在于中国有双重、矛盾的利益和认同:是富国,还是穷国;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等等。美国很想知道中国长远目标是什么,但这不可能,因为中国自身还在变化之中,自我认同也还在塑造之中。
约翰·伊肯柏里(John Ikenberry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教授):亚太地区大国关系的本质在发生变化,从部分的霸权体系过渡到部分的势力均衡。现在亚太地区范围延伸到印度、澳大利亚。旧体系对某些国家仍有吸引力,新的势力均衡并没有将美国挤出亚太。这个地区经济上靠中国,安全上靠美国。但未来局面的稳定度如何?中国如何将经济影响力化作政治影响力?中国需要找到安抚邻国的方法符合美国利益。
王缉思: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不需要先成为区域霸权。中美应展开良性竞争。我提议,中国可帮美国建华盛顿-波士顿的高铁;美国可帮中国建第二艘、第三艘航母。(近日由教育部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与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共同举办了中美关系研讨会,本文为该研讨会内容摘要,由节大磊整理。)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