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大多数情况看,由于在公开“三公”经费时大多未公开其部门的职员人数、车辆数量以及出国的具体情况,从而使得数据很难说明什么问题,也无法判断其合理与否。——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刘小兵
新安热线摘 在对31个省(市、自治区)“三公”经费公开情况调查发现,有14个省尚未公开。今年,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首次对全国31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三公”经费公开情况作了调查与评估,并推出《省级政府部门“三公”经费透明度特别评估》。
在所有的政府部门中,课题组选择了办公厅、财政厅(局)、发改委等30个与社会公众联系较大的单位作为调查评估对象。调查方式为网上查找,课题组登录各个政府部门的正规网站,查找是否公开了“三公”经费;查找范围包括2011年“三公”经费决算和2012年“三公”经费预算的公开情况。
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有17个省份公开了“三公”经费,但公开的部门数量不尽相同,多的有29个,少的只有1个;有14个省份未公开“三公”经费,即在查找的30个部门范围内,没有一个部门公开“三公”经费。
从公开结果看,“三公”经费公开情况的好坏似乎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必然的联系,经费发达地区如上海、北京公开的情况较好,但浙江、江苏却很差;经济落后地区如贵州、甘肃公开的情况较差,但陕西、青海却不错。
全国政协委员蒋洪表示,2012年4月,中央要求省级政府在两年内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即从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公开了“三公”经费即符合中央的意图,但此次近一半的省份没有公开“三公”经费,显然与民众的期望有较大差距。
■ 焦点
1 人大政协公开“三公”最少
30个部门中,2011年,全国只有162个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到了2012年,全国共有224个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增幅达38.27%。
以2012年的情况为标准,“三公”经费公开最多的部门是建设、文化、卫生和商务系统,分别有10个省份的该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公开最少的部门是人大、政协,分别只有一个省份公开了“三公”经费。
财政、发改委、交通、教育、司法、国土、水利、国资委、体育局的情况也相对较好,分别有9个省份的该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其次是民政、审计、工商、统计、旅游和林业,分别有8个省份公开了;再其次是科技、农业,分别有7个省份公开了。
不过,总体上来看,各部门“三公”经费公开的情况都不怎么理想,没有一个部门做到了31个省份的该部门全部公开了“三公”经费。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