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讯 截至4月11日17时,全国共报告了38人感染例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其中死亡10人。病例分布于上海(18例,死亡6例)、江苏(12例,死亡1例)、安徽(2例,死亡1例)、浙江(6例,死亡2例)4省市的23个地市级区域。病例处于散发状态,尚未发现人传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H7N9禽流感疫情,各地都加强了防控工作。目前,已经发现的病例基本上都在长三角一带,农业部官员日前表示疫情都在可控范围内。但是,也有很多人对新型病毒的反应过度,缺乏基本的科学和理性。
据了解,现在很多活禽交易量大幅度的下降,一些加工鸡鸭的餐饮店甚至都关门了。群众们自觉的远离禽类和禽肉制品,这个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政府部门在积极应对疫情的时候,不要忽视基本的科学和理性,应做好信心公开工作。不必要的恐慌可能会制造比疫情还要大的麻烦。面对群众的恐慌,政府部门不仅要及时公布疫情,还要做好解疑答惑的工作。
此次疫情出现以后,中科院启动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科技攻关研究”。下一步,科技工作者将进行抗病毒活药物评价,加快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发。4月10日,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H7N9型禽流感病毒基因可能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家禽的基因重配;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尤其是N9基因片段5个连续氨基酸缺失,可能是导致新型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的原因。
由此可见,面对群众关心的问题,政府绝不能只满足于信息公开,还要用更大的精力去做宣传和解释工作,用权威的、专业的信息及时填补群众的知识空白,免得疫情尚未出现而群众先慌了手脚。虽然,很多专家都表态,禽肉煮熟之后可以放心食用,而消费者不理性的过度反应正在重创禽类养殖业,这个代价迟早又会转移到消费者这边。不以科学和理性做指导的防护手段往往都是成本最大而效果最差的。
禽流感之前在国内不止一次出现,政府部门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加上“非典”之后信息公开和疫情报告制度的完善,现在应该有能力及时安抚个别群众的恐慌。哪个范围的禽类应该被扑杀,哪些人群应该被重点关照,哪些防护措施更有效,这都需要政府部门以科学为指导,有章可循,有条不紊。我们不仅坚信这次依然能战胜疫情,还要争取胜得从容不迫。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