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亩湿地净化巢湖水质


  初春的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茂密的树木已抽出新芽,整个公园内的干、支、毛渠里都有水在流淌。“之前里面许多水渠堵塞了,后来,我们对所有的水渠都进行了清理,现在就非常畅通了。”公园的工作人员说。


  位于南淝河与十五里河入湖口之间三角地带的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规划总面积约为1.2万亩,目前种植有40余万株树木。


  “这里主要种有水杉、樟树、女贞、杨树等树木,目前正在考虑将其中过多重复的树种,比如杨树等进行挖掘,换上其他树种。”陪记者一起探访的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孙庆业说,生态多样化可以提高湿地的稳定性。


  湿地水质将提高一等级


  “目前,该公园的湿地面积有限,下一步将是打造湿地景观,形成公园内部水循环体系。”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介绍,大张圩湿地森林公园一期建设主要是以森林为主,湿地涉及比较少。以后,公园将向东扩展到南淝河、向西扩展到十五里河。


  “目前,这里面的水主要是雨水和南淝河的水,水质大概在V类到劣V类之间。”孙庆业告诉记者,目前,湿地公园里的水并不达标,“我们正在建设的一个污水处理工程,就是将南淝河的水经过污水处理后,将水质从V类到劣V类之间提高到IV类,然后再引入这片湿地森林公园,从而使得湿地内的水质提高。”


  在湿地公园内记者注意到,沟渠内的水颜色是发黄的。孙教授告诉记者,这和水质无关,水发黄是因为树叶落入的原因。“湿地就是城市的肺,而这个湿地森林公园对于巢湖来说,意义也不言而喻。”孙教授介绍,大概到今年6月前后,就能够实现整个湿地公园内的水质达到IV类标准。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