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因为天气原因,工程一度暂停。那么,在平移过程中遇到类似状况,施工方又该如何应对呢?工地现场负责人赵灿强介绍,古塔以每天10米的速度行进,最理想的状态是10天后到达目的地。然而这个过程中一旦下雨或下雪,工程就得暂停。为防遇到强风天气,施工方准备了支撑塔体的支柱,防止龙溪塔倾斜。 “平移不能出岔子,有点风吹草动就得停,这个年很可能要跟古塔一起过了。 ”赵灿强笑说。
古塔为何偏要挪窝?答案:拓宽河道,治理洪水
龙溪塔高约22米,7层楼阁,砖木结构,塔底每面宽3.4米,木质飞檐翘角,翘角下挂铜质风铃,塔刹由覆钵承露盘、五重相轮、宝珠等组成,2011年6月被评为省保文物。这把年纪的古塔,为什么要挪窝呢?
赵灿强介绍,每逢汛期,水阳江水容易漫过河岸,对周围群众造成不小的损失。为解决这个难题,相关部门调研后决定拓宽该地段水阳江河道面积。不巧的是,龙溪塔正好在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平移这座古塔。
古塔究竟多大岁数?答案:绝对超过754岁
宣城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刘政介绍,都说宝塔754岁,这是保守估计。文物局查阅过大量史料,均不知塔是何年建造。后来,工作人员在塔脚下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一块石碑,上面模糊写着“南宋开庆元年重修”,也就是公元1259年,距今754年。这仅仅是它重修的时间,真正修建的时间还得往前追溯。
塔内隐藏着多块石碑,标记着龙溪塔在明代、清代被重修。 2010年8月,宣州区文广新局邀请省文物保护中心古建筑专家对龙溪塔进行测绘和维修设计,2011年6月开始维修,2012年3月完成,其间发掘了地宫,在地宫内发现龙溪塔重建的砖函。
新闻链接
古塔平移三特点:罕、专、难
2001年,北京燕化66万吨乙烯改造现场大型急冷水塔整体平移13.21米。但燕化高塔是现代塔,所以此次宣城龙溪塔平移是国内第一次平移古塔。
2012年7月,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的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原地顶升15米保护工程,其施工单位正是此次参与龙溪塔平移的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灿强介绍,与之前平移工程不同的是,龙溪塔有754年以上历史,砖结构,木质基础,平移难度更大。比如重新给塔体做地基时,不能借用机器,工人必须亲自钻进塔下掏土。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安徽省水电表将定期“找准星”
下一篇:安徽19家企业超标排污被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