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昨日中午11点18分,在30多名工人的“搀扶”下,宣城市宣州区龙溪塔迈出了它平移的第一步。接下来十多天时间里,它将以每天10米的速度,朝着120米外的目的地“缓步”前进。昨天记者再赴宣城,见证这位超过754岁高龄的“老人”如何“蹒跚学步”。


  古塔演绎“慢动作”每天平移10米


  上午9时许,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宝塔周围被四面八方赶来的居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与记者上次来看到的情况不同,龙溪塔被钢筋结构包裹着,看上去敦实不少。


  记者走近看到,塔底搁在一个巨型托盘上,托盘下端摆着一排铁轨,直通120米远的目的地。宣州区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刘仁元说,整个工程花在平移上的时间并不长,十来天就完成了。之前做托盘,焊接钢架,平整路面用了近4个月,磨刀不误砍柴工。


  11:18,所有调试工作就绪,宝塔平移正式开始。宝塔托盘被几根钢绳拉扯,巨大的牵引机器发出轰鸣声。记者留心观察,肉眼看不到塔有移动迹象,只是托盘下的钢质滚轴不断发出“嘣咔”巨响。


  刘仁元介绍,古塔上了年纪,经不起任何闪失,所以移动时工人们特别谨慎,每天只移动10米,肉眼很难观察到。如果一切顺利,十余天才能到达120米外的目的地。


  740吨庞然大物分四个步骤“走”


  龙溪塔有超过754年的历史,塔体原本重310吨,这次套上钢架,整体重量达到740吨。如此庞然大物,如何能“行走”呢?记者采访了工地现场负责人赵灿强。


  第一步:整场子。记者现场看到,整个施工现场方圆百米的土地都被压得平平整整。赵灿强说,这是为了确保平移过程中塔体不发生倾斜,也是为铺设轨道做准备。


  第二步:装盘子。这是前期工程难度较大的一部分。龙溪塔本身是木质的,很不牢固,施工方重新制作了一个托盘,确保平移时更加稳固。将几百吨重的龙溪塔放上托盘,难度可想而知。


  第三步:焊架子。简单来说,挪动宝塔,就好比打包一个大蛋糕,包装好了,带走就更方便。因此要给塔体安装钢架,固定塔身。除了外部“包装”,塔身内部也得撑起钢架,俗称“内撑外抱”,确保塔在平移过程中不易损坏。


  第四步:迈步子。与前面几个步骤比起来,平移耗时是最短的,也是最让人操心的。赵灿强说,工人们每天两班倒,确保每天平移10小时以上。


  平移工程为何延期?答案:大雪耽搁、改进技术


  去年记者首次采访时,得知龙溪塔预计2012年12月末开始平移,然而一等再等,直到昨天才得知动工的消息,为何古塔的脚步姗姗来迟?


  宣州区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刘仁元说,前段时间宣城市连降大雪,下几天雪,工程就要耽搁几天;此外,上个月施工方做平移实验时,发现对于古塔这种高耸结构建筑,轴承平移并不理想,所以临时将轴承轨道换成了滚轴轨道,如此一来耽误了工程时间,但也确保了平移过程的安全。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