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三】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至3倍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依旧明显。材料指出,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由1985年的1.72扩大到2011年的2.99。在中部省份,我省城乡差距仅低于山西的3.2,居于中部第2位。与此同时,城乡内部居民收入差距也超过6倍。此外,地区发展不平衡也进一步拉大区域收入差距。


  【对策】低收入补贴标准参照CPI


  探索建立对低收入居民的长效补贴机制,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将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作为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及核定补贴标准的重要依据。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性倾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问题四】行业收入最高相差超4万


  由于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等原因,我省不同行业间的绝对差额仍在持续扩大,由2000年的5316元扩大至2011年的45687元。 2011年收入水平最高的采矿业,其职工平均工资为66172元,而农、林、牧、渔业只有20485元。


  【对策】对垄断行业工资进行调控


  扩大市场准入范围,对于一般性行业,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其他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形成行业竞争,从而最大限度地消除垄断利润。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管理。实施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平均工资水平的双重调控,限制其工资和福利的过快增长,使工资水平逐步合理化。(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