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各市而言,也存在这个问题,即如何整合“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从“门票经济”转为“目的地经济”。在铜陵江南文化园,文化创意渗透到旅游消费全过程。吃,雅的有编钟乐舞“佐餐”的汉宫宴、俗的有天井小镇里天南海北的特色风味;住,有古色古香、处处彰显大汉风韵的铜雀台酒店;游,有泛舟天井湖的夜游项目;购,有现场制作的民间手工艺品;娱,有常换常新的民俗技艺、时尚怀旧的火车酒吧、新奇有趣的4D电影、边吃边看的民俗大舞台。有看头,有玩头,旅游业才有赚头。 六要素中,“购和娱”一直是我省旅游业短板。提起手工艺品,芜湖铁画、铜工艺品、徽州三雕、歙砚等,可以如数家珍。但工艺品不等于旅游商品,作为旅游商品,地方特色、精美实用、方便携带等元素一个不能少。以《印象·刘三姐》等为代表的文旅演艺近年来“人财两旺”,皖南示范区目前仅有《徽韵》、《宏村阿菊》和《徽州千古谜》三台大戏。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特色鲜明、游客认可、群众参与、长演不衰的文旅大戏,才刚刚破题。


  精品服务——


    智慧旅游如何“一键驰骋”?


  旅游环境、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游客的心态和情绪,关系到景区的品牌和形象。


  铜陵市旅游局局长黄大吉坦言:“就旅游服务国际化而言,整个示范区在软硬件上有很大提升空间。旅游企业整体实力较弱,在理念、品牌、质量、服务、信息等方面与国外大型企业集团存在较大差距。 ”


  在黄山风景区管委会政治处副主任程亚星看来,服务质量是一个感性化的、弹性较大的概念,如何让概念落地,标准化建设必不可少。目前,黄山市已制定41项旅游服务业地方标准和18000余项企业标准,涵盖住宿、交通、餐饮、导游等旅游环节。


  通过手机、电脑或移动终端,与云系统实时互动,满足游客“去哪儿、怎么去、吃什么、玩什么”等需求,并在安全出行、在线支付等方面提供周到服务。这种新兴的“智慧旅游”正在国内外兴起。


  记者随机点击了示范区10个市县旅游部门的网站,网页内容主要是信息浏览,在线服务、公众交流等功能很少,更谈不上电子商务。 “感觉像开着拖拉机上高速公路”,“许多地方和企业认为建个网站就是旅游信息化,认识不到位。”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王长青说。


  在这方面,黄山无疑走在示范区乃至全国前列。打开智慧黄山门户网,中外游客可以便捷地享受数字化体验和个性化服务,犹如逛“电子旅游超市”。“我们的特色是做立足本土、提供旅游目的地深度服务。目前已实现在线交易和结算14亿多元。 ”网站策划推广部张启飞介绍说,“我们的目标是立足黄山、辐射皖南、瞄向全国,让海内外游客一键在手,畅游江淮美景。 ” 精品是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从产品、线路、环境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硬实力和软实力,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才能在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记者李友国 李跃波)


  【短评】


  “跑”与“不跑”


  当今,旅游业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上项目,建景区,业界形象地称之为“跑”。


  各地文化积淀不同,自然环境各异。“跑”与“不跑”,应将本地资源禀赋放入全国乃至世界的维度中去“量”,斟酌保护与利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快速突破与长远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