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一座城市,或因风景而迷人,或因商业而繁华,或因文化而传承。如何让这抹迷人、这派繁华、这种传承彼此交融,在百转千回间迸发出夺目的光芒?每座城市都在找寻这个答案,马鞍山也不例外。
近年来,马鞍山商贸服务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飞速发展,然而,与长三角等周边城市相比,马鞍山的商业特色仍不鲜明。如何做大做强钢城“特色商业”,擦亮城市“金橱窗”。在近日召开的马鞍山市政协九届一次大会上,市政协委员叶福茶建议,马鞍山应以“打造特色商业为抓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增强城市吸引力,加快推进经济的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商贸服务业发展风头劲
大超市、家电卖场、五星级大酒店……近几年来,零售业、餐饮业、休闲娱乐业等商业网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马鞍山,极大地改善了消费环境。解放路商业街、团结广场商圈、雨山路商圈,一个个汇聚人气的商业街区兴起,商业街上,店铺林立,人头攒动,消费市场持续繁荣。2011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6.1亿元,是2002年的3.6倍,年均增长15.8%。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亿元,同比增长16.1%。
从一个普通推销员,到成为马鞍山知名企业家,在马鞍山经商创业30年的叶福茶,见证了该市商业的繁荣发展。他告诉记者,马鞍山虽是一个工业城市,但商业氛围良好,市民消费能力也强。这些年来,马鞍山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乡商业日益繁荣,购物环境越来越时尚。
“虽然这几年马鞍山商贸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南京、芜湖等商业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亟待提高的地方。”走南闯北的叶福茶,看出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不足。
比如,从三产规模看,2012年前三季度,马鞍山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及芜湖的67.7%,不到合肥的四分之一;从第三产业占比看,马鞍山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26.7%,与芜湖相当,比合肥低10.7个百分点。
又如,龙头企业不多。目前,马鞍山服务业企业中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和龙头企业不多。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中,营业收入超10亿元企业仅有3户。服务业企业的体量小、质量低、竞争力弱,尚未形成综合、高效和规模化的服务业产业集群。
现有商业街区特色不够鲜明
“尤其是一些商业街区的特色不够,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在叶福茶看来,马鞍山现有商业街多数为自发形成,在建筑风格、街区景观、业态结构等方面缺乏前期规划,建筑风格不鲜明,不少业态分散、特色不突出。
此外,缺乏有效的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相关功能配套也不完善。现有的特色商业街多数“依街成市”,功能单一,基础设施不齐全、配套设施不完善。细数马鞍山的商业街,很多都存在停车难、如厕难等问题。
同时,街区的历史文化特色有待继续挖掘。马鞍山虽有不少商业街,但目前还没有一条是在全国叫响的。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在商业街的打造上,对资源挖掘利用得不够。马鞍山至今还没打造出一条像上海豫园、成都锦里、南京夫子庙等依托历史文化背景,集商旅文于一体的城市名片,还没有一条街区进入中国“著名商业街”或“特色商业街”行列。
叶福茶认为,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下,“商业街”经济的蓬勃发展,正成为经济增长,尤其是消费增长的助推器之一。而“商业街的生命力就在于特色。”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下一篇:说好的雨雪停了说好的放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