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记者昨日从安徽省教育厅获悉,我省将开展包括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负、农民工子女入学在内的“三项改革”,分别从学校管理机制、办学行为规范、中高考改革等多个方面“做文章”,并明确完成各项措施的时间表。
逐步取消校长行政级别
今后,全省中小学校长与幼儿园园长,将不再是终身负责一所学校,中小学教师也将试行“无校籍管理”。
方案中提出,2020年前,我省将改进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选任和管理办法,严格资格准入,积极推行校(园)长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实行校(园)长负责制和任期制,校(园)长全面负责学校、幼儿园工作,每届任期为3至5年,在同一所中小学、幼儿园任职满两届的原则上应予以交流。根据国家部署,还将试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逐步取消校长的行政级别。
此外,还将建立中小学教师“省考、县管、校用”的引入机制,探索试行“无校籍管理”,即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内统筹管理,学校根据需要按期聘用,实行动态调整、合理流动。通过支教、挂职等城乡学校定期交流的方式,加强薄弱学校师资建设。
民办中小学也将“零费用入学”
继全国农村中小学已全面免除书本费与学杂费后,今秋开学,合肥市区公办中小学也已实行政府买单书本费,“零费用入学”的政策,今后将同样施惠于全省民办中小学。
根据要求,2014年前,我省将试点使民办义务教育学生享受政府提供的同等标准的免费教科书、免除学杂费等项权益,民办校学生也可以免交教科书费和学杂费。同时还将制定奖补政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和支持民办幼儿园和中小学提供面向大众、收费较低、质量稳定的普惠性服务。
中、高考升学率将不再公布
目前,升学率仍是多数中学诉求的最大目标,为了改变“唯分数论”这种单一的考核评价体制,我省将在中、高考的录取上“下功夫”。
其中提出,在今后的升学考核评价制度上,我省将逐步加大初中毕业体育考试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权重。全省各地均实现不下达升学指标,不公布升学人数、升学率等中、高考信息,不单纯依据升学考试成绩对学生、教师、学校和地区进行排名排队和奖惩的目标。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