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网摘  “以前是自己独门独户养猪,养十几头已经不错了。现在有了‘靠山’,干劲足,每年有千余头猪出栏,年收入达到四五十万元。”家住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蒋集镇的村民黄锦新告诉记者,不仅镇子里的村民有“靠山”,还有很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投靠。


  黄锦新口中的“靠山”指的是定远县两届人大代表谢发清。他于2010年成立了蒋集镇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2000多户村民从事养殖业,平均每年产出8万头猪、120万只鸡,在全镇已经形成规模养殖。


  “刚开始带着亲友养殖,看着效益还不错,就想把这些经验、技术无偿分享给村民,让大家拧成一股绳。”谢发清说,自己是人民选出来的代表,一直怀着感恩的心情,做的一切要为群众着想。正所谓独放不为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


  在定远县,像谢发清这样的代表还有很多。过去,许多代表对于如何履行代表职责、怎样发挥代表作用不大清楚。如今,代表们不仅积极建言献策,在政府与群众之间搭建桥梁,还将为民办事落到实处,利用自身优势为民谋利,带领乡亲们共奔富裕路。说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定远县“人民代表活力工程”建设功不可没。


  近年来,定远县人大常委会在全面推动整体工作的同时,始终把代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代表工作中,结合自身实际,围绕“五抓五看”建立体系,通过搭好人大代表活动室为载体,明确组织保障、检查指导、考核评价三项机制,落实小组工作、接待选民、述职流程三个规范,开展代表素质提升、风采展示等创新活动,着力打造“人民代表活力工程”,激发全县1800名人大代表履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做好代表工作是发挥基层人大职能作用的关键所在。”定远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国才说,活力工程建设有效地激发了代表的“角色意识”,让他们明白自身的职务与责任,主动去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谋取利益,增近与群众之间的感情和距离。


  黄有同是全县1800名人大代表中的一员。今年夏季,由于久旱无雨,当地群众秧田干涸。他主动让近30户村民从自家35亩鱼塘中抽水浇灌。群众的秧苗保住了,但是他的鱼塘却见了底,损失了近6万元。


  “既然是群众选了我,我就要以心换心、要感恩。鱼收不了,就我一家损失。苗要是保不住,几十户村民就会受到损失。”黄有同说。在他的带动下,附近的村民也主动让出自家的鱼塘,供其他村民浇灌农田。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代表说的最多的是“感恩”。李国才表示,这正是代表们明白自身角色的体现。“人大代表活力工程”开展以来,全县代表履职能力明显提升,获得选民评价指数明显提升,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哺于民、为民办事,将代表工作乃至整个人大工作串联起来、带动起来、也丰富起来,为党委总揽全局营造良好环境,助政府加强诚信建设,同时也推动人大工作向深层方向发展。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