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出口,须接受药物残留检验


  那么,万一肉鸡存在药物残留,监管部门是否能及时发现,杜绝此类肉鸡流向普通百姓的餐桌呢?记者得知,按照相关规定,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肉鸡大都没有接受药残检验,但对外出口肉鸡则必须接受药残检验。


  记者从市卫生监督所了解到,对肉鸡监管主要通过两类检疫,即出栏时开具产地检疫证明和在屠宰时开具屠宰检疫证明。这两类都是病害检疫,并未涉及药物残留。当然,这仅是禽产品检疫的“第一关”,工商等部门还会依据职能进行后续的监管。


  与国内销售肉鸡检验程序不同,所有对外出口的鸡等禽畜产品必须接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检验,检验合格方可出口,而这检验中就包含药物残留检验。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科的工作人员介绍,依据残留监控计划和食品监控计划等规定,对禁用药、限用药等药品进行药残检验。而我市肉鸡出口量并不大,本地产肉鸡主要供应本地市场。


  “没有专业技术、设备和良好的管理能力,一些缺乏资金支持的散户想赚钱,只能靠药物维持,一遭曝光受损的是整个行业!”对此,有业内人士呼吁,经历了“45天速成鸡”事件,提高养鸡业准入门槛势在必行,国家应当出台有关养鸡场经济条件、饲养人员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才能从根本上保护市民的饮食安全。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