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网摘 ○生僻字难倒了很多参观的游客
鑃、匜、鬲、簋、甗这些平常难得一见的汉字,却是各大博物馆的“熟客”,它们被广泛地标注在各个文物珍宝的下面,这些字,您能认识几个?昨晚,合肥某网站上的一则帖子《求安徽博物馆新馆的馆长,能给那些文物名字全部标个拼音吗?》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事件真实情况如何,今天上午记者前往位于政务新区的安徽省博物院(以下简称省博新馆)进行了探访。
●网友吐槽
省博新馆里的生僻字难倒观众
网友刘女士(化名)在这则帖子里说:“周末带儿子去参观了新开的省博新馆,真心觉得很大气啊!这省博新馆建得绝对没话说,每一层都有特色,而且每层楼都有厕所,非常的人性化啊!”
如此好的省博新馆赢得了小刘的赞誉,可是刘女士对一点小事有些“意见”,她在帖子里说:“要让我挑点啥毛病,就一点吧!那些珍贵的文物的注释旁边可能全部加上拼音啊?好多字我都不认识,当然都是比较生僻的字,儿子在一旁问我,‘妈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看着斗大的字不识两个,真是觉得太惭愧了,所以我就恳求馆长大人,能给这些生僻字加个拼音吗?有些加了,但大部分是没有加的!”
记者在该网帖看到,刘女士共拍摄了五幅图片,图片里共有五个生僻字被刘女士用红色框框标出。这些生僻字包括“鑃、匜、鬲、簋、甗”。记者看到,五个生僻字中只有甗标注了完整的拼音。旁边的解释是“蒸饮器,同现在的蒸锅”。另外的四个生僻字并没有标注拼音,只有下面的英文翻译里有其汉语拼音字母,但是汉语拼音字母没有声调,所以读者无法从字母上获知其读法。
网友“可可爱牛奶”说道:“你还别说,很多字是真的不知道。” 网友“bigcatdog”也表示:“没几个认识的,是要加拼音。英文那里有,但不知道念第几声啊。”
网友“包洲”也认为:“我看上面那些文物的英文注释倒是挺齐全的,虽然我也不认识几个!来这里参观的应该没几个是学古文的,而且中国人居多,所以还是加上吧!跪谢了!”
记者将这些字给几位刚毕业的中文系毕业生辨识,这些大学生表示对这些生僻字平时没有太多的研究,不知道这些字该如何读,颇为尴尬。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