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梁芹英因为冠心病突然晕倒,被送到蒙城县第一人民医院。那一次住了18天,老人花了7000多元。由于梁芹英得的是慢性病,又有城镇医保,报销后花了2千多元。“这2000多元里面,大多是一些不能报销的药品。”梁芹英说,今年来住院正好赶上医院试点药品零差价,“虽说住了25天,可用在药品上的钱很少”。


  “做了一个CT只用了96元,以前要300多元呢。”梁芹英的儿子李勇说,以前不同部位的CT价格还不一样,现在统一为96元,药品也便宜多了,“由于主要是住院观察,药品用的钱也不过几十元”。


  李勇说,医生却没有因为药品便宜而有丝毫怠慢。每天,科室医生除了例行巡查,没事时还会来看望病人,并仔细检查病情,之后还会耐心地给病人及家属讲解病情恢复情况。


  “我一个老太太都能听得懂医生说的话,听懂之后,对自己病情了解了,我心情也舒畅了。”梁芹英欣慰地说,“国家政策好,地方政府执行得好,钱花得少,病看得好,有了好日子,还需要好身体来享受生活”。


  现场二:


  农民不出门 健康有人问


  12月6日,阳光普照,蒙城县范集工业园区韩寨村,干净明亮的卫生室内,村民母廷龙拿着一张宣传册,和医生小声讨论着什么。


  走近二人,原来他们手中拿的是预防高血压知识手册,讨论的也是关于高血压方面的知识。“现在是农闲时间,没事的时候就来和村里的医生多交流,这样能多学习一点关于高血压的知识,有助于保健。”母廷龙说。


  母廷龙患高血压已经有20余年,多年来一直没敢出外务工,在家和妻子打理20多亩地。数年前,每到麦收时节,母廷龙就容易犯病,什么活都不能干,只能躺在床上等着妻子和孩子照顾。


  3年前,村卫生室的医生主动找到了他家,要给他看病,并建立健康档案。母廷龙受宠若惊地接受了医生的各项体检,并充实了自己的档案。从那以后,母廷龙每年都能享受村医的4次登门随访,并从村医的宣传中了解到大量的保健知识。


  “不能吸烟喝酒,不能吃高盐的食品,不能熬夜,定时吃药……”母廷龙说,医生对他的关注多了,他自己也不好意思“不听话”,自觉地将一些坏习惯改掉了。


  从卫生室拿药也便宜多了,以前9元钱的卡多普利,如今报销后只需要4.5元。因为高血压是慢性病,母廷龙要长年服用这种药,所以算下来他能省下不少钱。


  “村医的随访让我懂得了怎么保护自己,也让我能干更多的活。”这两年再也没犯病的母廷龙开心地说,“今年家里大丰收,拿回大把钞票时,我内心特别温暖,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没有什么比健康的身体更重要的了”。


  ■未来展望点


  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年内全面推进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组织人员专门学习了十八大文件精神,医疗卫生事业事关民生,至关重要,下一步他们将大力推进各项工作的稳步实施。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