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一中学开课让学生自由阅读

 

  新安热线网摘  11月28日,一个平常的周三上午第四节课,在芜湖荟萃中学学生阅览厅里,初一(5)班的全体同学正在语文教师朱玲的带领下上阅读课。除了上课一开始两三分钟,朱老师向同学们推荐一下自己近来读过的好书外,其它时间由每个同学在书架上根据喜好选择书籍,静静地坐在椅子上自由阅读。这是荟萃中学开设阅读课的一个普通场景。这所今年刚成立、秋季才开始首次招生的新学校,从一开始就将阅读课纳入教学课时,这在芜湖市开了先河,在安徽全省也可说是首家。用校长李万道先生的话说,阅读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说的再多都不过分。

 

  如今的中小学生 阅读量太小了

 

  走进上阅读课的初一(5)班,学生们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书中的内容。记者随机询问了五六个学生,问他们平时是不是经常阅读课外书籍?除一名学生点头外,其他同学都微笑着不好意思回答。

 

  那位点头的小男生说,他从小就喜欢看书买书,家里有两个书厨已经基本放满,他藏书已经有几百本了。平时父母给的零花钱和春节收到的压岁钱,大部分被他用来买课外书籍。每天晚上做完作业,上床前都要读几页自己喜欢的书籍。双休日里,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更多。他说,只要作业完成了,父母也很支持他看课外书,知道他喜欢读书,逢年过节亲戚登门拜年,给他带的不是压岁钱而是成套的礼品书,这让他很高兴。

 

  记者问到的其他几位同学,有的告诉记者,自己在家的时间,除了做作业,就是复习教科书,双休日被父母送去上家教,时间排得满满的,根本没时间阅读课外书,也没有读课外书的兴趣;有的同学则告诉记者,父母并不怎么支持自己读课外书,见自己看闲书,就会抱怨,问怎么不多做做试题?大部分被问到的同学说自己平时几乎不买课外书,家中也没有藏书。

 

  记者又问,同学们平时都阅读些什么书籍,得到回答最多的是动漫书、科普书、童话等,文学、史地方面的书籍很少有同学去看,长篇小说之类的文学书籍竟然没有一名学生真正阅读过一本,由此可见,现在的中小学生,有阅读习惯的很少,即使阅读,也基本上是浅尝辄止。

 

  打造书香校园 从培养阅读习惯开始

 

  新成立的荟萃中学的奋斗目标之一,就是打造书香校园。李校长说,学生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打造书香校园岂不成了一句空话?正是基于此,学校才采取措施,将阅读课纳入日常的教学课时。但这也只是表明一个姿态,更重要的是要在学生间推崇爱读书、读好书的优良风尚。
 


  为了把学生从以往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同时给开设阅读课腾出课时,新学期一开始,学校就减少每天的教学课时,由原先习惯上的每天8节,减少到每天7节;每周每个班级安排一节阅读课,由学生们自由读书。与此同时,学校为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组织一系列与读书密切相关的活动,如读书讲座、读书征文比赛、读书演讲赛、读书交流会等,还成立了学生文学社、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

 

  在中学,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承担着升学的压力。而作为一所新学校,要获得社会承认,在社会上树起自己的品牌,名牌高中的升学率是一个绕不开的焦点。减课时、开阅读课,影响到考试科目的教学时间,这样是否会引起家长的担心、招致家长的反对?对于记者的提问,李校长说,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学校督促教师挖掘潜力,上好课而不是上长课,教学讲质量和效率,而不是拼时间。更何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也是一个固本的过程,学生爱读书了,知识面宽了,反过来可以促进各学科的学习和进步。向家长解释清楚,讲明道理,家长们肯定会支持。

 

  发动全校师生 每人自愿捐献一本书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