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网摘  因相关部门对贩卖野生动物行为的严厉打击,原销售野生动物的非法经营户们竟然销售起假冒野生动物。由于其销售手段极为隐蔽,金寨工商部门近日借助本报力量,对涉案农贸市场进行了一次暗访、查处。

 

  反映:假冒野生动物销售泛滥

 

  金寨县梅山城区的几个农贸市场,曾是鄂豫皖交界地区非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制品交易数量、品种最多的集市,近日,有读者向记者反映,这些市场内腊肉制品经营户每年都有非法买卖国家级和省级野生动物行为。近年来,随着对非法贩卖野生动物行为的严厉打击,很多经营户采用了以假乱真的假冒野生动物销售。

 

  这些经营户们为了逃避打击管理,大都采取店铺无实物销售方式,店内洽谈库房提货,或提前订货等对外销售。

 

  很多路过金寨的外地人因此而上当受骗,事后虽然打电话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但都因违法经营户的经营隐蔽性较强,消费者不能提供票据,又说不清具体商家,给工商部门的查处带来较大难度。

 

  暗访:警惕性很高,价格不低

 

  为了打击违法经营户们的非法买卖,12月1日,金寨县工商部门联合本报对城区内农贸市场进行了暗访。

 

  记者来到梅山镇黄林一个小菜市场,找到一家正在销售卤菜的店铺。在该摊点,记者看到一屋子挂满了腌制的动物。问到可有野味,店主说“没有”。

 

  记者指着悬挂的禽类问:“这是什么?”

 

  “这是雁鹅”,店主犹豫了一下说:“雁鹅不算野生动物”。

 

  记者问:“什么价格?”
 


  “饲养的20元/斤,野生的30元/斤。”店主说。最后,记者以290元买了两只“野生雁鹅”和一只“黄羊腿”。

 

  接着,记者又来到江店农贸市场。在一摊点购买了一只“野鸡”后,经摊主介绍,记者来到其隔壁摊点购买野猪肉。该摊点的女摊主听说记者来买野猪肉,显得既紧张又有点高兴,“现在查得很严,你买了会不会在路上被查到呢?”女摊主再三追问记者。

 

  记者再三强调安全后,女摊主才拿出一块野猪腿以23元/斤卖给记者。

 

  出击:基本都是假冒野生动物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