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邦瀚斯拍卖行英国和亚洲区主席科林·希夫(Colin Sheaf)接管中新网记者专访。该拍卖行本来打算拍卖两件从圆明园流失到英国的文物,但在中国引起庞大争议后抉择撤拍
新安热线 英国邦瀚斯拍卖行本来打算拍卖两件从圆明园流失到英国的文物,但在中国引起庞大争议后抉择撤拍。邦瀚斯拍卖行英国和亚洲区主席科林·希夫(Colin Sheaf)5日接管中新网记者专访,他坦承,事先没有预推测此事会在中国媒体上激发云云凶猛的回声,并再次夸大有时触犯中国人民。
他暗示,这次撤拍是邦瀚斯有史以来第一次因为受到外界压力而导致艺术品撤拍。
科林·希夫说,他早年也常常看到中国媒体报道,很多中国保藏家很孤高可以或许购置到重要的中国文物并将其带回中国。“我也但愿这些贵重的文物能回到中国,事实那是它们最初归属的处所。”
邦瀚斯拍卖行10月下旬公布,将在11月8日进行一场中国艺术品专题拍卖会。中国保藏家发明,个中有两件圆明园流失文物——“清乾隆青玉雕仿古兽面纹提梁卣”和“清嘉庆白玉镂雕凤纹长宜子孙牌”。此事在中国媒体激发庞大争议,再次勾起了中国人对付圆明园大灾害的伤痛影象。
“我们此前并没故意识到有些拍卖举动会触犯中国人民。其后我们意识到了,因此我们抉择撤拍。”科林·希夫对记者说,邦瀚斯从中国媒体上相识到相干消息,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回响。两件拍品的卖主也相识到相干媒体的报道,,同样不但愿因此激发争议,卖主提议邦瀚斯撤拍。
“我们从未故意触犯中国人民对中原久长汗青文化的情绪,同时对此事在中国引起的负面影响暗示遗憾。”科林·希夫说。
中国文物部分不停夸大,中国保存对汗青上被犯科打劫文物的追索权力。当被问及邦瀚斯是否思量过拍卖圆明园文物也许面对法令题目时,科林·希夫说,本身只是拍卖行的打点职员,并不是状师,因此无法答复这个题目。
但他也暗示,邦瀚斯不停重视与中国各博物馆和当局机组成立的精采相关。
两件圆明园文物撤拍,但邦瀚斯定于11月8日进行中国艺术品专题拍卖会仍会按打算进行。记者在一本400多页的宣传册上看到,这两件圆明园文物仍在个中,编号是170和171。不外,它们不会呈此刻这场拍卖会上。
这场拍卖会共有300多件拍品,邦瀚斯5日将这些拍品在两个展厅内展出,让骨董喜爱者可以或许在拍卖会前品鉴实物。两件圆明园文物没有呈此刻展厅,它们已经偿还给卖主。
科林·希夫先容,这场拍卖会最被看好的拍品是“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估价100万至150万英镑(约1000万至1500万人民币)。其它一件也许拍出高价的是“唐开元五年大理石雕佛徒”。
连年来,中国艺术品在欧洲市场走势强劲。科林·希夫说,中国艺术品有很多差异门类,有一些在欧洲很是受接待,而有一些中国人更喜好。“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插手到艺术品保藏的队列中,中国艺术品市场必然会越来越繁荣。”(完)
(责任编辑:苏嘉)【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缅甸族裔斗嘴造成11万人无家可归
下一篇:英媒:选择罗姆尼就是选择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