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2012年4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访俄期间已向后者抛出橄榄枝,提出以俄罗斯参股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中国参与俄罗斯上游天然气开发的合作模式。当时普京对这一合作模式作出了积极表态,但却未见下文。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访华,谢钦主动提出了针对上游的合作意向。
据俄新网报道,谢钦已向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发出邀请,希望他们参与萨哈林岛的天然气开发。
2005年,中石化曾与Rosneft就共同投资开发萨哈林3号项目达成协议,最终却因开发成本过高、勘探结果极其不理想而折戟。
关于中俄上下游一体化合作的前景,王震认为仍有待观察。“俄罗斯一直严格控制上游领域,同时俄罗斯是一个变数很多的国家,因此目前而言,中国公司要进入俄罗斯上游领域还很难,也具备一定的风险性。”
王震认为,考虑到俄罗斯“缺钱”的现实,中俄双方油气合作可能性最大的应该还是在石油贸易领域。“但从长远看,致力于远东开发的俄罗斯来放开上游领域也不是没有可能。”
俄东进战略成败看中国
近些年来,北美页岩气的井喷式发展促成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呈现出微妙变化,多国能源战略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就是其中之一。
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普京频繁在正式场合要求俄能源企业向东看,将俄油气出口重心由传统的欧洲市场向需求旺盛的亚洲倾斜,特别是扩大对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出口。
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前驻俄武官王海运告诉《中国能源报》记者,中国的市场潜力远超日韩,且中俄两国在很多问题上的利益一致,因此俄罗斯的东进战略如果得不到中国支持,几无实现可能。
据王海运从俄罗斯方面掌握的信息,普京本人对深化中俄油气合作持非常积极的态度,甚至将其列为俄能源企业“必须完成的任务”,但落实情况并不理想。
“例如气价就是个棘手障碍,但俄罗斯人已经意识到,这种战术性问题绝不能妨碍中俄深化合作的大战略。”王海运告诉记者。
一系列已经或即将发生的事件正在迫使俄罗斯加快行动脚步。
2月18日,巴基斯坦正式向中国企业移交瓜达尔港运营权,建设中巴石油管道的构想一旦建成,这条管道将为中东石油进入中国创造极大便利,这不是油气出口大国俄罗斯乐见的格局。
急于挺进中国市场的不仅限于这条理论中的管道,早前相继建成的中哈石油管道和中亚天然气管道,乃至即将于5月30日全线贯通的中缅石油管道都在倒逼莫斯科快速行动。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