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  气价谈判的不欢而散显然没有撕裂中俄的能源友谊。2月17日,前俄罗斯副总理、现任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总裁谢钦启动了为期3天的访华行程,“俄罗斯最大石油公司老板”的身份决定了他访华的核心议题必然是增强中俄原油合作。尽管中俄官方均未对外公布会谈成果,但坊间盛传双方集中探讨了新一轮的“石油换贷款”,资金需求旺盛的俄罗斯这一次开出了更高筹码,除了倍增对华原油供应,提出愿向中企开放此前遮遮掩掩的上游产业,更是盛情邀请中国“三桶油”共同开发俄大陆架。


  对华石油供应倍增?


  访华期间,谢钦首先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方主席王岐山进行了会谈,之后密集与“三桶油”的掌门人——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中石油董事长蒋洁敏、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举行车轮会谈。


  谢钦来华前夕,路透社曾披露,Rosneft将借老板访华之机寻求向中国借款300亿美元,交换条件是俄罗斯将对华原油供应提高一倍,至每年3000万吨。


  中俄两国对于“石油换贷款”的合作模式并不陌生。2009年4月,两国在北京签署《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中方许诺以低息贷给俄方250亿美元,而俄方也许诺未来20年内通过管道每年向中方供油1500万吨。


  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震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谢钦访华,“石油换贷款”应是主要目的,双方就此达成一致的可能性也很大。“此外,中俄双方2009年投资成立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项目一直未投产,推动该项目的进展也应是其此行目的之一。”他说。


  关于这则消息的真实性,Rosneft方面强调“贷款不在议程之上”,俄媒则集体予以否认。《中国能源报》记者也曾试图向一位参与谢钦访华的俄方人士求证是否存在“300亿美元贷款”,但未得到正面回复。


  相较于似有似无的贷款,俄即将增加对华石油供应似乎已成事实。据俄新社报道,Rosneft新闻秘书弗拉基米尔·秋林19日已明确表示,“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就大幅提高对华石油供应达成一致”。


  “石油换贷款”的传闻流出,与Rosneft手头偏紧有直接关系。2012年11月,Rosneft正式提出将全额收购俄罗斯第三大石油公司秋明-英国石油公司(TNK-BP),交易涉及金额高达610亿美元。


  这笔交易的完成将对俄罗斯石油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届时Rosneft的产油量超越埃克森美孚,成为全球第一大石油公司。目前,Rosneft完成这笔巨额收购仍有接近250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与此同时,Rosneft正逐渐将业务重心转向开发成本高昂的北极。可以预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数额庞大的融资将持续困扰这家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与资本充裕的中国企业合作,将极大缓解Rosneft的资金压力。


  当前俄罗斯未开发的陆上油田所剩无几,克里姆林宫和石油业界一致认为,未来俄罗斯石油增产将依靠以北极为主的大陆架区块。


  上下游一体化合作再上议程


  王震强调,“贷款换石油”的合作模式只是中俄之间能源合作的一种模式,中国的石油公司应积极寻找合作机会,探求更多的合作模式,例如成立合资公司,实现双方在上下游一体化的全面合作。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