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问题考验安倍对华关系决定其政治生命


  香港《大公报》文章《安倍执政与日本的未来》称,安倍再次出任首相,最大挑战首先是要推动日本经济的增长,但是这又与其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强硬表态矛盾。日本究竟要走什么样的道路,是安倍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安倍以强化日美同盟为竞选口号,则他执政之后如何处理对华关系,也是在外交方面足以决定其内阁政治生命的指标。


  该报另一篇文章称,安倍若不想重复野田的老路,带领日本走出经济困境,让日本国民感到富裕、幸福,必须抛弃其鹰派立场,否则,很可能会是下一个“短命首相”。


  香港《文汇报》社论《安倍欲保政权须改善中日关系》称,搞好中日关系是日本重振经济的关键之一,日本民间、商界已为此发出强烈呼吁,安倍需要顺应民意,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国关系走出困局,重新走上健康稳定发展道路。


  香港《成报》文章《日本大选右翼上台钓岛争端势必升级》称,可以预测,安倍当选首相日本必然迅速右转,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日之间的摩擦势将升温。望日本正视中国和韩国的领土主权问题,老老实实坐下来谈判;全力推动经济改革,这才是解决国内问题唯一出路。


  台湾《联合报》文章《安倍如何带领日本走出失落》称,摆在安倍面前的,一条是鸽派的“经济路线”,另一条是鹰派的“军事路线”,他的选择将影响日本下一步的命运。安倍再次组阁,如果不能走回务实路线,日本要摆脱失落、重拾骄傲,恐怕是困难重重。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版文章《日本到了应拐弯的时刻》称,右翼的安倍晋三即将出任日本首相。以日本持续低迷了二十年的经济情势,能否支撑因钓鱼岛冲突而引起的经济问题,令人怀疑。经济形势若衰退,安倍的地位将难确保,而他和即将成立的自民党政府,也不可能藉由军事行动来在钓鱼岛问题上和大陆摊牌,从而造成政、经两失。


  美国《侨报》文章称,现在的日本,可谓内外交困。中日关系则是安倍面临的最大外交难题。由于安倍第一次执掌相位期间曾访问中国,有效化解了当时中日关系的僵局,也使得观察家对其改善中日关系充满愿景。但他在钓鱼岛主权上的立场,又让人为中日关系捏了一把汗。安倍治下的日本政局难以预料,安倍时代的中日关系不容乐观。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