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2月16日,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中)为当选议员贴获胜标志红花。


  新安热线  日本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在众院选举中胜出,将出任首相,海外华文媒体对此予以关注。舆论认为,钓鱼岛问题将是安倍晋三上任后遇到第一个挑战,如何处理对华关系,足以决定其政治生命。然而,在日本政坛整体右倾化背景下,安倍对华政策强硬,中日关系“政冷经凉”的局面,料将持续。


  日本出现右倾化中日关系“政冷经凉”难突破


  香港《文汇报》文章《任内若再拜鬼势火上浇油》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梁云祥担心,作为鹰派和右派的自民党党首,安倍当选日本首相,由于其对华政策强硬的缘故,可能导致整个日本社会趋向保守或右倾化。


  该报另一篇文章称,宏观上安倍会希望改善对华经贸关系,但在日本政坛整体右倾化大背景下,未来日本的对华政策将日益强硬,特别是中日钓鱼岛争端,可能会因为日方挑衅而进一步恶化,甚至不排除会发生一些直接性的冲撞,而中日关系整体“政冷经凉”的紧张局面,也料将持续一段时间。


  台湾《旺报》文章《中日能否改善关系关键在安倍》称,日本颇具影响力的“经济团体联合会”会长米仓弘昌,呼吁日本政府应承认中日间存在钓鱼岛主权争议,尽速透过外交谈判修复中日关系。日本自民党重掌执政权,对修补中日关系是机会,也是挑战,关键还是安倍内阁有心或无心。


  美国《世界日报》社论称,安倍晋三而言,上台后首当其冲的是如何解决已经走到军事冲突的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安倍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通过日中美三方的穿梭交涉,找到让危机“软着陆”的可行方法。不然,一旦压力加大,安倍“旧病复发”,重蹈几年前突然退出政坛的覆辙,那日本政治的局面,又会再度进入动荡。


  台湾《旺报》文章《安倍将对中国采取两手策略》称,在自民党上台之后,将会对钓鱼岛主权争议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强化对钓鱼岛的防卫措施,另一方面则积极与中国大陆进行高层对话协商。中日钓鱼岛主权争议,能否在自民党上台之后就此落幕,还得看中日两国能否以大局为重,而在领土争议的问题点上各自让步。


  新加坡《联合早报》文章《中国:高度关注日本发展方向》称,日本“鹰派”政治人物安倍晋三率领的自民党胜选后,中国舆论担心中日关系将进一步恶化。


  文章引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的话称,中日关系进一步恶化或至少持续目前对抗紧张局势的可能性要比取得实质改善的机会“大许多”。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