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曾在课堂上演示“徒手劈砖”的四川大学副教授魏骁勇,7日获得了一项旨在“向好奇心致敬”的嘉奖——仅仅是为了给学生演示冲量定理和杠杆原理,传统观念中“为人师表”的老师从工地捡回砖头,多番操练劈砖。
7日晚间,由浙江省科技馆和泛科技兴趣社区果壳网合力打造的“菠萝科学奖”在杭州揭晓第二届获奖名单。包括“劈砖教授”在内,“鼻涕收集器”“男追女数学模型”等研究成果的发起者也受到了表彰。
“获奖的研究成果大多是有趣、搞笑的,但探索论证的过程是科学的。用充满趣味的科研成果激发好奇心,这也是设立菠萝科学奖的初衷。”菠萝科学奖总监王丫米说。
当晚,菠萝科学奖的五个常规奖项物理奖、化学奖、医学生物奖、数学奖、心理学奖分别颁给了假发顺滑度分级标准、公鹦鹉腚尖上的求偶利器、围观江豚妊娠期的300天、男生追女生的数学模型和中国学生识别“老板”的脸更快。
除此之外,菠萝科学奖还特别设置了“幻想奖”“发明奖”“菠萝U奖”和“菠萝ME奖”四个专项奖,分别被《三体》、鼻涕收集器、12306网站和川大教授劈砖摘得。
这些奖项历经了14名科学家评审员对科学性和趣味性的综合评审,以及26名导演、演员、作家等组成的星光评审团对趣味性的再次评定。入选作品必须在正规杂志或者学术交流会议上发表过。
菠萝科学奖的发起受到了美国“搞笑诺贝尔奖”启发。美国一本幽默科学期刊于1991年创立的“搞笑诺贝尔奖”,以科学的名义幽默,以幽默的形式演绎科学。
“不过,相比 搞笑诺贝尔奖 ,菠萝科学奖更注重好奇心和科学传播的过程。”王丫米说。
一些获奖者说,一定程度上,菠萝科学奖提倡的好奇心、趣味和发现力,也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补充,对社会多样性和包容度的鼓励。
“在中国,老师是讲授者,通常是权威、正确、不可辩驳的。学生的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有时自己就扼杀在脑子里了。久而久之,好奇心可能被扼杀。”魏骁勇说,“菠萝科学奖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空间,让看似 异类 的事情得以存在。”
浙江省科技馆馆长李瑞宏认为,科研本身有几个层面,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高端研究很有必要,但官方对它们已给予关注,和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研究也很有意义,菠萝科学奖正是想关注这部分研究。
“中国科普正处在过渡期——走过了低潮、正在开始发现科普的重要性。鼓励好奇心、鼓励创新,希望十年后喜欢科学的人能成倍增加。”第二届菠萝科学奖评委、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淼说。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