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去哪?”“沙北黄河路。”“坐上来吧,顺路,免费拉您到目的地!”“真的假的?”“您看车上的‘爱心顺风车’标志,用手机二维码扫描一下,就能看到我的个人信息……”


  昨日中午,在漯河市火车站一公交站牌附近,27岁的刘贺威(下图)用自己的私家车搭载了一名陌生人。他这样做已经有一年了,自去年3月他免费顺路载客以来,已有上千人坐过他的顺风车。在他的感召下,加入“爱心顺风车”行动的车辆已由当初的1辆壮大到现在的140多辆,载客万余人次……


  缘起

    昔日受惠他人 今日回报社会
 

  “我自己也是顺风车的受益者,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工作时乘坐过顺风车。从那时起,‘顺风车’这个词就一直烙在我心里。”谈起当初发起“爱心顺风车”行动的动机,刘贺威告诉大河报记者,他从北京回到漯河老家创业后,每天看到大街上重复发生的焦心事,强烈的责任心驱使他投身到这项公益事业。


        “2010年我在文化路丹尼斯附近等车,当时有急事,但等了半个多小时都不见一辆出租车,也等不到要乘坐的公交车。”刘贺威说,那时路上的私家车已经比较多,每辆车上大都有空座,“当时我就想,要是谁能让我坐一下顺风车,该多好呀!”从那时起,刘贺威就起了发起“爱心顺风车”行动的想法。


  “这是我拍的咱漯河街上的照片,你看路上的车特别挤,但不少私家车上都是一到两个人……”刘贺威打开他的手机相册,指着照片说,“要是三辆私家车上的人合到一辆车上,路上就会少两辆车,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交通阻塞、缓解交通压力,也有利于环保。”


  做法 


  网上广发“英雄帖” 网友一起谋良策


  去年春节,有了自己的私家车的刘贺威,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主题就是“爱心顺风车,搭载陌路客;千万同城人,人人献爱心”。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他的帖子一呼百应,有的网友分析困难,有的网友提出解决办法。


  “初期组织顺风车时,主要是发展队伍难,让乘车者信任也难。”刘贺威说,“为取得乘客信任,我们制作了车贴,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到车主的信息。”


  “乘坐你们的顺风车,安全怎么保障?出了事故谁负责?”记者问。刘贺威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在爱心车主和网友们的群策群力下,他们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每个顺风车车主都要通过实名登记,顺风车的所有座位都入保险,车主要有驾照且至少有3年以上驾龄,“我们的组织是公益性的,考虑到顺风车司机的安全,我们只服务到晚上八点,这样就可以减少司机的危险度”。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