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5年艰辛耕耘,他们终于研制成功飞行实时监控评估系统。成果鉴定评审会上,专家评价:“这是转变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瞄准前沿,紧贴需求。陈淑文带领团队在航电技术领域又取得一项项重大突破:
——成功实施某型战机综合航电系统改装,有力提升了该机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效能;
——组织某信息系统加改装,优化更改设计19项,有效破解新系统集成关键技术难题;
——攻克某抗干扰通信装备与战机航电系统融合难题,实现机载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大幅提升……
激情之火为使命燃烧
航电系统、飞机平台、机载武器,是衡量现代军机作战性能的三大要素,是国家航空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拥有先进航电技术是每一位‘航空人’孜孜追求的强军梦。”可对从军务参谋岗位转行综合航电科研的陈淑文来说,这比登天还难。但人越是在艰难之时,越能彰显出生命的张力。
为补上专业知识,陈淑文虚心向该所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泽和专家们请教;为熟悉相关专业,他甘当室里重大课题的编外成员;为掌握专业技术,他激情满怀地从一个螺钉、一块蒙皮学起……天道酬勤,陈淑文终于“破茧成蝶”,破格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成为业界公认的年轻专家。
“使命催生动力!”说起陈淑文的认真劲,所政委刘小平感慨万分。
2007年,工程师董浩从西北演习回来,闲聊时抱怨参演飞机校时太长。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淑文敏锐地嗅觉到其中蕴藏的机会。他立即成立课题组,攻关核心技术。很快三型自动校时设备应运而生,使校时时长缩短至1秒以内、精度提高至毫秒级,有效解决制约飞机快速出动难题。
这是陈淑文领衔的某信息系统评审会。当时,所有技战术指标符合研制要求,评审专家给予一致通过。而陈淑文却出人意料,主动提出“编队动态入网”额外问题。有人不解,陈淑文坦言:“个人名利事小,部队建设事大。我们不能只顾眼前,更应考虑长远!”
那年夏天,某型战机在江南改装试验。为赶工程进度,项目组省去了装机设备地面联试环节,只拿着实验室检测报告要求上机联试,被飞机改装负责人陈淑文“卡”死了。课题组无奈,只得补上地面联试。结果一联试,把项目组的人吓出一身冷汗,因电压过载,地面航电系统保护电源被烧坏,一起严重安全隐患被陈淑文“卡”住了。
“我们一手托举飞行员的宝贵生命、一手托举国家的巨额财产,决不允许有任何闪失!”陈淑文的眼里容不得“沙子”。
有一次,陈淑文参加某直升机搜救系统研制,发现厂家解决设备故障时,不经意更改了技术指标。他立即拉长脸强制厂家返工,并亲自坐阵督查,直到问题归零……
有一年,为完成某型飞机改装任务,陈淑文天南海北数十个机场连轴转。这时,怀孕二个多月的妻子却出现流产征兆。陈淑文既担心又矛盾。担心是因为妻子属高龄孕妇,这次要是流产她将失去生育能力。矛盾是部队又急需装备,必须尽早完成改装。他与妻子商量后,还是留在了改装现场。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