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联合国前伊拉克问题特别委员会执行副主席查尔斯·迪尔费尔曾撰写报告确认“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之后没有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此后,这位美国武器核查专家长期跟踪朝鲜核问题和伊朗核问题。作为“学者型”情报官员,迪尔费尔近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专访时坦言,由于美国外交政策缺乏连贯性,造成朝核问题和伊核问题难解,令一些国家的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两面下注,做两手准备”。他甚至有点悲观地认为,在朝核问题上,制裁不是“上上策”,但美国又找不到其他办法。至于未来全球的核武形势是否会变得越来越严峻,迪尔费尔表示,日本是否会因朝鲜核试验而坚持变成“有核国家”值得关注,而中国因为其大国身份不得不在更多国际问题上担负起“领导作用”。


  “朝鲜核试验对美国构不成什么威胁”


  环球时报:伊核和朝核问题目前陷入僵局,对此,您怎么看?


  迪尔费尔:我认为,伊核问题与朝核问题有区别,因为前者还包含以色列的因素。因此,伊核问题更难由某一个国家所左右。但在朝核问题上,我想朝鲜肯定从伊拉克、利比亚等国走过的道路中吸取了教训或得出经验。萨达姆和卡扎菲是在放弃发展核武后被推翻的。而巴基斯坦,尽管美国多年施压说“不要发展核武”,但他们在进行核试验后还成为美国的“反恐盟友”。如果从平壤的视角,特别是从一个可能更受军方影响的领导人的视角看世界,我看不出(朝鲜)与国际社会合作会带来什么奖励。国际社会很难找到能促使朝鲜改弦更张的奖励或惩罚措施。总之,我对外交解决朝核问题不是很乐观。


  环球时报:是否可以说美国的防核扩散政策没有持续性?


  迪尔费尔:没有。美国从未在任何场合表明其外交政策应该有一贯性。人们经常说“美国的政策是易变的、不连贯”,我认为就是这样,美国的政策非常难以预料。以萨达姆为例,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的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拉克。有消息说,萨达姆在对伊朗的战争中使用化学弹药,但美国基本上什么都没说。可当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美国的对策突然变得非常不同。因此,可以设想,朝鲜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两面下注,做两手准备。


  环球时报:如果美国对外政策没有连续性,会不会引起他国理解上的混乱?华盛顿政策圈内是否有更多人有同样的担心?


  迪尔费尔:很多人了解美国会发出混杂的信号。目标是防核扩散,大家都同意这点。问题是你能接受什么样的代价?在伊核问题上,我们能否使用非军事手段让德黑兰做出改变?如果不能,难道真的值得为此动武吗?对此有许多的争论。但在朝核问题上的争论是不同的。我没听华盛顿有任何人说过要通过武力阻止朝鲜发展核武器。朝鲜对美国不构成什么威胁,(因为)美国距离朝鲜很远。有关朝核问题,我认为,美国比较担忧的是,朝鲜对外输出有关核武器和弹道导弹的技术。


  环球时报:您对美国外交解决朝核问题不乐观,又说美国无意军事进攻朝鲜,那么您怎么看美国对朝鲜“无休止的制裁”?


  迪尔费尔:我预测不会有外交解决的方案,制裁也不会停止。我感觉朝鲜领导层认为有核这一事实具有极高价值。从平壤的角度这可能被视为成功的战略。长期制裁可能被视为风险最小的选择。最终,制裁可能会因平壤开发农业或发展其他国内产业而逐渐失效。


  制裁是否是好的办法只能相对更糟糕的选择而言。在朝鲜核试验这样的事情发生后,美国总统必须要采取某种措施,因为会有各种各样的政治压力。制裁会在被制裁国家引发各种各样不好的后果,确实不能说是“上上策”。但如果另外的选择仅剩下“咱们去炸了他们吧”,还是制裁比较好。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