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自己的农家院生活,马强觉得太落寞,但只要有互联网,在哪里他都待得住,“不能让我与外界失去联系,我是在外面跑惯了的人”,荷兰公司的这一计划就是他上外国网站时看到的。马强称自己现在对生活“看得很开”,虽然“平淡的生活也挺好的”,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本性就是“不安定”。
早年四处游历 生存能力很强
马强称,得益于自己早年经历的锻炼,他的动手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强。1993年,他成为了中国第一批110巡警,走在大街上,“各种危险都遇到过”。四年后,他参与了中国对东南亚的援建项目,随后一直在东南亚地区参与电站的建设。2004年,为了学习英语,他自费去了马耳他,在岛上生活了半年,他形容那是一个“如画”的地方,适合生活,只是英文没有学好。
后来马强从一家国企辞职,独自去老挝做生意,在老挝生活的两年时间里,他已经能够与当地人沟通,推销中国汽车,还做到了公司的项目经理。
经历“5·12”看淡生死 只想“做些什么”
谈起自己的经历,马强总是说绕不开“5·12”汶川大地震。地震时,他与战友在室内聊天,感到楼宇震动后,他们迅速逃离,“幸亏是身手好”,马强激动地说,楼层不高,跳窗后落在地面根本站不稳,路面剧烈摇晃,再看身后,房倒屋塌。
他觉得自己幸运,但没来得及回味,便加入了救援组织和爱心组织。那一段时间,他经历过为了营救而砍断孩子腿的场面,亲眼目睹层层堆叠的尸体,“那个时候救人救到不知疲倦,直到疲劳驾驶在高速路上撞车”。
经历过这场灾难的人,对生死多少都会有新的认识。马强觉得人生是一次并不长的旅行,总是要抓紧“做些什么”让它有点意义,而“火星之旅”正是一次“做些什么”的机会。
新婚妻子很支持 战友笑他“疯癫”
马强这几天没有来照顾生意,原因是39岁的他要与小9岁的邓女士结婚了,喜事就定在今明两天。两个人相识5个月,相恋3个月,用他的话说,“我们是闪婚”,因为彼此脾气秉性都相投,相互独立。
当记者采访时,邓女士刚刚取回了婚纱和一套婚纱照。她表示对马先生的这一选择很支持。她说:“我们谁也不干涉谁。人是独立的。没有彼此,这么多年也还是过来了。”她自己也十分喜欢到处走走,两个人也是因为这个结缘的。前几天她刚刚独自一人驾车去西藏旅行。
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马强的两位战友走进了他的农家院。战友对马强报名要登火星的事情并不关心,还是相约吃吃喝喝,只是向记者介绍,他是一个“半疯状态”的人。
在马强看来,能登上火星也不仅仅代表自己,里面有使命的色彩,“全世界其他国家有人能上去的话,中国人是不是也应该有人能上去?”
对话
很清楚自己是“小白鼠” 希望孩子为我骄傲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