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面的对话是记者2012年11月初的一个上午对何祚庥院士的采访实录。“我们都不是反核人士,核能也不是我的专业,这块我不熟悉。只不过这么大的事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关心——我已经关心了几十年了。”记者以为这段话,颇有代表性的意味,所以记录于此。
“2011年院士座谈会,大家开始讨论中国的核能出路,他们多数赞成继续大力发展,只有我跳出来反对,在场的所有院士中只有师昌绪先生支持我。”
核能之争
《中国科学报》:大约一年前,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不久,在国科图的一次学术活动上,您发表了《坚决反对在内陆建设核电站》的报告。当时我在现场,您言辞激烈,义愤填膺,令人印象深刻。
何祚庥:我多次声明,我反对在内陆建造核电站,但我不是反核人士。我为什么反对在内陆建?因为在内陆一旦出大事故那可不得了啊!我主张把核电站建到海边去,一旦出大事故,还可以向海里排放,中国民众受损害可以小一点。我更主张把核技术用到船上去,核潜艇、核航母,甚至驱逐舰、远洋商船都改成核动力。核燃料一次加料,可连续运行三四十年。不怕别人对我们搞石油封锁。再说,没有比海上更好的核安全实验场了。
《中国科学报》:在海上就能保证不出事故吗?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