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所工作的任何项目上,苹果都会制定一个新的保密协议,”一位工程师说。“如果我们对项目中某人的忠诚度表示怀疑,那我们就不能雇佣他。如果他们确实泄露信息,那他们就会被解雇。”
几位现任以及前任工程师表示,很少有苹果员工敢将公司的机密泄露给外界,这也和我们在去年10月所做调查《苹果的秘密花园:在泄密和安全上徘徊挣扎》的结果一致。苹果制定了许多政策以管理自己本土国家的员工,这些政策包括解雇甚至是提出法律诉讼,而大多数苹果员工对同事的忠诚问题都会保持沉默。
苹果信息的泄露一般都来自于苹果亚洲供应链的代工厂商们,这些泄露出的消息传播迅速,令苹果高管们极为震怒。苹果合同工厂的工人们以及非苹果高管们并不受苹果保密协议所控制,这使得他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向外界泄露苹果尚未发布产品的信息。“很显然,需要加强安全防护意识的人并不在苹果本部。他们并未受到和我们一样的监管力度,”去年10月一位现任工程师这样和我说道。
“苹果是一家高度集中并且封闭度很高的公司,在员工之间所流传消息的可信度其实和网上流言的可信度是一样的,”一位表示听说过所谓虚假项目的前任工程师表示。“这些传言和中国工厂流出的一些照片有关,但可信度并不高。”
安全防护措施
如果苹果确实发现在其库比蒂诺本部有人泄露了消息,该公司会采取各项措施以找到泄密源头。一位对苹果安全保护措施熟知的前员工表示,他本人曾亲眼目睹了苹果在执行“锁定”任务时的场景,即一大群安保人员聚集在某一层楼或某办公室。这些安保人员大多来自军队、美国中央情报局或联邦调查局。
在“锁定”区域内工作的员工们则必须待在自己的办公室内,这些安保人员会搜查每一个人的桌子以拷贝电脑上或是其他设备的数据。苹果的安保队伍称自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找到泄密源头,并且他们有权带走那些涉嫌泄露秘密的员工以便进一步调查。
尽管这听上去有点吓人,但真正实施这种搜查并不常见。当被问及这样的搜查多久会发生一次的时候,这位前员工告诉我,“我认为,这类事件最多是隔几年才会发生一次。”他补充称只有当泄露的信息重要到足以改变苹果的生产计划时,苹果才会执行这样的搜查。
“虚假项目”不可信
那么,这种“虚假项目”的传言是从何处开始的呢?事实证明,无论是在书中还是在LinkedIn的访谈中,拉辛斯基从来都没有明确表示过苹果“虚假项目”的存在。“我现在才意识到选择‘虚拟项目’这一措辞的后果是多么严重,”拉辛斯基在接受我访问时说道。“我想要说明的这一概念,最佳描述的词语应该是‘不明确’项目。”
我们自己的消息人士表示苹果很有可能只在工程师上班报道的那天才会告诉他或她具体的工作任务,而这也正是拉辛斯基在他的《苹果内幕》中所希望描述的。拉辛斯基对有关传言予以澄清,称“虚假”项目这一说法并不来源于他自己,而是来自于一位观众的二手消息,这位观众也是从自己朋友那得到这一消息的。
姑且假设这位观众的朋友确实说过这样的话,并且不含有欺骗性。那么,这件事很有可能是这样的:一位员工被指派参与苹果的一项实验性项目以检测其是否可行。结果该项目并不可行,而最终苹果也停止了这一项目。但这位员工,尤其是当他或她是一位新员工且不熟悉苹果运作流程时,就很有可能认为这是个“虚假”项目,之后向他的朋友说起自己的时间曾浪费在一项“虚假”项目上为的是测试自己的忠诚度。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