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热线 从央视到各地卫视,从跨年到春晚,拼完明星拼话题,铆足力气吹拉弹唱两个月,从张学友到鸟叔,从F4到BigBang,从龚琳娜到许艺娜,内地的、港台的、日韩的,70后的、80后的、90后的……样样齐全,却也足以断了演出市场两年的粮。当打开电视看演唱会成了稀松平常,今天,你还会自掏腰包去看一场个人秀吗?
新年市场乏善可陈
今年的演出贺岁档比往年都要冷清。演出商提早了整整一个月收摊打烊,而新年也过了,市场却仍然没个动响,眼前最近的两场个唱还要等到下月初,还是相对小众的Super JuniorM和亚当-兰伯特,顶多只能算是激起了一点涟漪。
经历了去年的萧条期之后,几乎所有的演出商都看好蛇年的个唱市场,比如张信哲、林忆莲、周杰伦、S.H.E.、李健、周蕙都是隔着两年以上未踏足上海,尤其是这些艺人在过去的几年间,或有突破,或成功转型、或重聚复出,总之不乏话题。
但与之相比,那些“炒冷饭”的艺人,实在吊不起大众的胃口。王力宏、罗志祥、张根硕、SJ-M,一年内两度甚至三度来沪“吸金”,这般的“无节操”无非就是掐准了歌迷疯狂的软肋。当然,如果他们仍然能绑住票房,也算是市场的奇葩,但从目前的出票来看,演出商还是如坐针毡。以往都是“秒杀”票房的SJ-M个唱,平均票价已经降到700元,离演出仅一周的时间,票量还相当充裕,歌迷依然可以随挑挑。而档期紧挨周杰伦的王力宏,票房更如一潭死水,估计再请回李云迪也难以解救。
在业内看来,今年的市场有戏可唱,但很难谈上期待。去年,LadyGaga与中国内地擦肩而过,今年多家演出商又把目光锁定在了即将展开全球巡演的当红小生贾斯汀-比伯身上,但高到惊人的报价还是让绝大多数演出商望而却步,因此能否落地还是个未知数。
演出商要为电视台打工
电视台会不会是压垮演出圈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并不是杞人忧天。越来越多的演出商开始感到了各地广电集团在演出领域扩张的压力,甚至已经主动扮演起了中介的角色。
以东方卫视为例,近两年的跨年晚会、春节晚会的明星邀约,基本上都是委托本地的演出商代为签订商演合同,像张学友、徐小凤、费玉清、汪峰、五月天等等都不例外,2011年的跨年演唱会为了能请到当晚在奔驰文化中心开唱的张学友,东方卫视甚至特意在与演出场馆一墙之隔的地方设立分会场,可见为了抢夺明星资源,电视台是极尽所能。当晚,张学友连演出服都未换,就赶去了跨年现场献歌,没去现场的观众坐在电视机前也能一睹天王的风采。
除了拼明星阵容,电视台对明星的表演节目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花了几百万重金请来的大牌,不榨干了他们的价值绝不会轻易放马。今年的跨年晚会上,湖南卫视和江苏卫视分别派出蔡依林和萧亚轩PK,两位以热舞擅长的天后,几乎都拿出了看家的本事,无论是快速变装秀,还是舞曲串烧,电视机前的观众觉得新鲜看到热血沸腾,但实际上这些噱头大多都是她们从演唱会上剥离而来,更像一个精编版个唱。
从市场营销来看,现场娱乐和电视综艺两个业界的互动,是能起到互助互惠的作用。像每年的央视春晚,就成了一个捧新人新节目的平台,无论是国内的“千手观音”,还是国外的“大河之舞”,都成了当年演出市场最火爆的项目,而王菲更是借助央视春晚,为其后的复出巡演打响了第一炮。但是,这种互动只能是餐前的甜点,大片前的预告,蜻蜓点水而不能过度消费。蔡依林连续两年登上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无论是表演形式还是内容都存在重复的问题,连电视机前的观众都看腻了,这之后的演唱会的门票还想怎么卖呢?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