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讯  小编前段时间看到两条微博:“一个月前,纽约一对父母携八个月的女儿外出购物,将熟睡的女儿留在了未熄火的越野车上,小偷偷走了车,开了两英里后,发现后座有孩子,立即停车,两次打电话报警,一小时内,婴儿获救”。


  另一条是“3月4日,长春一辆灰色RAV4车辆被盗,车内有一名两月大婴儿。5日夜晚长春婴儿轿车内随车被盗案告破,嫌犯周喜军已落网,但两个月大的婴儿却惨被掐死在雪中。”


  两个国度相距万里,大致相同的事件有两个不同的结局。一个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善,而另一个,人性的残酷,让人悲哀。这差不多是很多人最直观的看法。


  “长春婴儿”事件一经媒体报道,立刻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舆论一致指向凶手,要求严惩。然而当我们站在舆论的道德高地,去指责一个人,一件事时,我们是否应该更全面的去看待,是否应该去了解一下当事人?


  2010年的药家鑫事件,那时的很多人如这般谴责药家鑫,他的父母。却很少给当事者一次说话的机会。我们很多人习惯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习惯了以善人的姿态去谴责恶人。面对当事人的话语,我们自然而然觉得“强词夺理”。


  药家鑫事件后,央视《看见》栏目采访了药家鑫的父亲,镜头下没有刻意表现一个父亲悲痛、无奈、愤怒,而是以平等的姿态去倾听,去探寻。事后一作家这样写道,“我突然觉得愧疚,因为当时不分青红皂白的和很多人一样,在微博上、在朋友之间义正言辞的声讨”。


  “长春婴儿”事件,愿这是个例,而不是“这个社会怎么了”。


  一颗悲悯和宽容的心灵,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面对诸如此类的事件,从道德至高地上下来,多一些“病人之间的探访”、倾听,给“病人”一次说话的权利。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