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合作,无疑是长三角协调会的一个“主旋律”。不同城市,乃至不同省市之间,如何合作?不妨听一听我们的“邻居”——江苏4座城市的意见。
南京
“同城化”惠及更多百姓
“南京和安徽的联系非常紧密,不论是交通还是经济圈融合。”南京市发改委有关人士如是说。据了解,明年宁安城铁通车后,马鞍山市民到南京只需15分钟。此外,马鞍山还在与南京进行轻轨规划。事实上,南京的“同城化”范围正在扩大。马鞍山、芜湖、滁州都被纳入到南京的都市圈发展规划中。南京经济圈则让安徽的池州、安庆、淮南、铜陵、六安等城市,都加大了与南京的合作发展。
“同城化”对老百姓来说,意味着交通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医疗卫生、教育、文体、旅游等领域资源的共享。根据南京都市圈区域规划,南京与周边城市的公共服务将共通,将与合肥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在经济圈发展中共谋合作。
扬州
建立统一的区域生态规划
昨天下午,记者致电扬州市发改委经济合作处处长陈芳时,她还在办公室里忙碌着,“长三角的会议不是13日才开么?我们(13日)一大早从扬州开车过去,两个半小时就到合肥了。”陈芳表示,扬州与合肥地缘相近、人文相亲、文化相通、产业互补,扬州的不少企业都与合肥及安徽其他城市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扬州与合肥,在长三角区域可以合作发展的空间很大。”
陈芳告诉记者,如何处理好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将是这次会议上扬州关注的焦点。陈芳也告诉了记者自己的建议:长三角今后要建立统一的区域生态规划,区域内成员在生态建设方面要有统一的目标、标准,包括如何支持培养生态绿色产业发展、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如何“退城进园”,合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还长三角一片碧水蓝天。
苏州
苏滁产业园成合作亮点
苏州发改委经济协作处处长仇圣富告诉记者,对于安徽的芜湖、滁州、淮南三市申请“入长”,他认为,长三角会员的扩容,对增强城市间的沟通交流、城市间的相互学习,都很有必要。
仇圣富表示,苏州与安徽的很多城市都有合作,比如与滁州合作的苏滁现代产业园。苏州工业园区把苏滁现代产业园作为跨省合作的第一号项目,派出最优秀的团队,最大限度地调配园区的物力、财力、科技等优质资源要素。该项目不仅是苏州工业园区“走出去”跨省发展的一号工程,也是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先行先试、承接合作”的示范项目。长三角协调会对加强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城市名片、扩大城市影响力等,都有重要的意义。仇圣富希望能够借此契机,寻找与长三角城市之间更多的合作机会。
无锡
合肥高教资源优势明显
无锡市发改委的陈晓菁认为,“与无锡相比,合肥的人力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科教优势都很明显。 合肥作为科教之城,尤其在高教资源上优势明显。”
陈晓菁介绍说,目前无锡正开工建设四条地铁线,1号、2号线很快就可以投入运营,2016年4条线都将投入运营。不过,就无锡的城市发展来说,地铁建设的起步已经晚了。而与无锡一样,合肥的地铁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合肥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也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推进。陈晓菁说,这次协调会,无锡也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及企业代表参会,她希望能够通过这样一个交流平台,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加强更深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