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与会嘉宾参观合肥市滨湖新区渡江战役纪念馆。
新安热线摘 此次参加长三角协调会第十三次市长联席会议,市长(秘书长、发改委官员)们有的是初次来合肥,有的则是安徽的“老熟人”。这次来参加会议,他们对合肥的印象咋样?对未来的合作发展又有哪些期待?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看法。
合肥市市长张庆军:
要打破行政区划限制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人口集聚最多,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很高兴能作为东道主,举办这次会议。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完善长三角的互利合作制度体系。”合肥市长张庆军昨天热烈欢迎各位市长,并对会议结果表示出很大的期待。
张庆军说,长三角城市要继续推动市场融合,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促进要素资源在区域内自由流通。张庆军说,工商、质检、金融,都可以实现区域内的互认互通,让区域内商流物流更加畅通。
另外,张庆军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对于长三角一体化意义重大,希望大家一起做好规划,实现基础设施无缝对接。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
“绿色”议题引起共鸣
“我在安徽工作生活多年,到合肥感觉很是亲切。”南京市副市长陈刚的工作轨迹则可谓遍布长三角,他曾先后在安庆、杭州、宁波任职。
陈刚在发言中表示,此次会议,把“绿色”作为一个议题来讨论,抓住长三角城市共同关注的焦点。此次会议之后,城市群将在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方面作出承诺,为绿色发展打下基础。
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
合肥将发挥更大作用
1970年出生的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是阜阳人。昨天中午,他刚到酒店,就被记者团团围住。当本报记者问道:“您这次来,觉得合肥发展怎样?”时光辉毫不犹豫地说,“发展得很好,合肥发展的思路很清晰,速度很快,看得出潜力巨大。”
合肥正致力于打造大湖名城,向着区域特大城市的目标迈进,很多人希望合肥成为长三角的“第四极”。对此,时光辉说,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的合作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机制,“合肥在协调会里,一定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衢州市副市长胡仲明:
长三角应建生态补偿
上游污水沿江漂到下游城市,空气污染从一个城市蔓延到另一个城市,面对着这些跨境污染,很多城市代表昨天都向记者表示,应建立区域性的污染防控机制。而衢州市副市长胡仲明则说,应用生态补偿来保护长三角的环境。
胡仲明说,污染区域联防不能仅仅停留在协议上,而要有真货。“生态补偿机制就是很好的制度,无论对水污染还是对空气污染,(如果上游为治污做出牺牲)要让下游对上游进行补偿。”
嘉兴市副市长梁群:
长三角城市要有特色
“时间估计得很准确,4个小时就到了。”嘉兴市副市长梁群是第一次来合肥,对于合肥的城市风貌、建设他赞叹不已。他表示,合肥和嘉兴都是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两者之间的产业也存在差异化,未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主要在制造业、旅游业等行业。
对于长三角城市群,梁群提出,目前不少地区产业发展上出现同质现象,城市群内产业关联性非常有必要,但应更加体现产业特色性。他建议能否共同制定咨询研究决策机制,研究区域产业细分和深入发展规划。
声音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