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讯 “各种打各种飞,一脚恨不得踹出八丈远,太假了”


  “有人居然能拿手把一个人掰成两半,就是拿手掰,你说怎么可能呢?”


  最近,有网友微博爆料称,在要求严格的抗战剧中,出现各种雷人剧情。不仅有“手撕鬼子”、“被强奸女兵起身杀敌数人”等雷人镜头遭批判后,又出现美女裸体与红军战士相互敬礼致敬。这样低俗的画面再次成为人们诟病抗战剧泛娱乐化的热议焦点。图片曝光后,很多网友惊呼“太与时俱进了”。


  窈窕裸体,背对镜头,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面朝红军战士,相互致意,这还是一部抗日题材的电视剧吗?抗战剧首先是历史剧,这是一段谁也抹不去的历史,尽管文艺创作允许作者或编剧有虚构部分,但这种虚构和想象应该是合情合理的,经得起历史的拷问的。


  抗日剧惊现全裸女的争论越来越激烈,除了表示震惊之外,大家也把更多关注的重点放在了眼下数量众多的抗日剧的现状上。科幻、武侠、悬疑、性感等等一切可以博得观众眼球的手段都出现在原本应该严肃庄重的抗战剧中。


  是什么原因让抗战剧娱乐化倾向大行其道?过度的娱乐化的“戏说”,不堪入目的裸体敬礼到底向世人传递怎样的教育讯息,历史剧还要不要守住道德底线?


  另一方面,在严格的审核制度下,雷人剧居然也能通过审核。只要是抗日剧,无论多雷人,都可以通过审核?以为的责怪导演编剧,难道审核机关没有一点责任?清廷剧、穿语句漫天飞他们梅雨责任,现在雷人的抗日剧漫天飞,他们还是没有责任吗?那么谁能告诉观众,相关部门的责任是什么?


  在这些抗日剧中,历史的真相与当下的真实已经被娱乐的无影无踪,这绝非爱国主义,而是愚民主义。这种泛滥和幼稚化倾向对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影响是非常恶劣的。我们不仅仅是看一部电视剧,它输出的价值观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是不可小瞧的。我们假设一下,假如一些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这段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历史的话,当他看到这样一部一部的电视剧他会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中国的这种民族性格优势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如果有人说,我们拍这些剧不是给外国人看的,是给自己人看的,那么,这种影响更可怕了。当青少年看到这些所谓的历史剧时,他们的历史观又会被扭曲成怎样呢?


  对此有些网友称“抗日剧,我认为现在不严肃,是一种娱乐化倾向,它并不像小时候看到的那种抗日题材那么振奋,现在它不振奋了”


  “抗日剧,能在雷人点吗?穿皮衣,戴雷朋,骑哈雷,这是抗日剧还是科幻剧?”


  抗日剧根本在于创作者沉下心来,聆听时代的声音,激发内心的灵感,抗日剧的改变要有一个底线,不要一味的追随流俗。抗日战争史是一段伟大和悲壮的反侵略史,是值得记忆和怀念的,我们应该去颂扬英雄,然后去记忆历史,而不能拿这段历史来恶搞。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

  • 安徽
  • 合肥
  • 国内
  • 国际
  • 体育
  • 军事
  • 科技
  • 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