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摘 昨天,记者从安徽省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中心安医大接受站建站十周年座谈会上获悉,截至目前,安医大接受站先后接待来访咨询者近60000人次,但最终办理登记的1100人,成功接受了169例捐献。相关人士呼吁尽快出台地方专门法规,并加大理念宣传。
2011年,60多岁的志愿者常阿姨签署了遗体(器官)捐献登记表。昨日,常阿姨在座谈会上说,为了防止子女在她去世后不完成她的心愿,她甚至“威胁”子女,要去公证或者找律师,以确保自己的意愿能够实现。
“前来咨询、领走申请表的人很多,但回来签署的人却很少。想捐献遗体的志愿者,要立下个人遗嘱,但每年都会有几例因遭遇亲属反对而没能捐献成功,有的志愿者因承受不住压力自行放弃,有的则是因为本人去世后子女不愿遵守遗嘱。”安医大接受站站长付杰说,一些老人捐献遗体的意愿非常坚决,甚至不惜以绝食抗争,还曾有老人为此将子女告上法庭。
付杰说,多地已专门征对遗体器官捐献立法,但我省目前还没有,“没有立法保障,我们只能从道德或者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方面进行劝导,但作用并不明显。不过,目前国家对这个问题很重视,相信相关制度会越来越完善。”
除了呼吁法律保障外,合肥市政协常委王琼提出设立遗体捐献纪念日、组建遗体捐献者爱心联谊会、制作纪念网站等,希望通过这些方式,让更多人对遗体捐献有所了解。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