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热线讯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江引 清明日出游》是明朝王磐所作,以清明为题材,诗句描述了清明时节迷人秀丽的风光。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那么清明时节,民间都有哪些风俗呢?
清明民俗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人们在清明节时,会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抽空回乡和家人一起到祖先墓地拜祭,以追念祖先功德,同时表达对先人的缅怀思念之情。
踏青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清明养生
清明,此时的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除了上述的一些民俗活动之外,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在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清明节的养生之道。
清明,正是冷空气与暖空气交替之际,亦日渐趋暖,所以天气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阴雨绵绵。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中医认为人应四时,春季万物生长,机体也是如此。但是清明养生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补充营养,清明养生要“顺时而为”。
清明节又称“寒食节”,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禁火吃冷食的习惯。不过,有些人是不适合吃冷食的,在清明时节,凡是耗损或阻碍阳气的情况都应该避免。因此人们春季的食欲通常比较好,不过要注意饮食适度,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此时的饮食宜温,应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时令蔬菜,还有白菜、萝卜等也适宜多吃。另外,清明节气中可多吃些护肝养肺的食品,比如荠菜、菠菜、山药,对身体有好处。
【重要声明】:新安热线刊载此文仅为提供更多信息方便网民阅读目的,并不代表新安热线同意文章的说法或描述,也不构成任何建议,对本文有任何异议,请联系我们。